該項目有兩大亮點,一是實現了清溪河流域的源頭改造、中途控制、末端治理全過程以及陸上、水上、水下全方位覆蓋,將海綿城市改造、黑臭水體整治統籌并入流域綜合整治,形成有機整體;二是將深圳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優勢,與2014年底中標的池州市主城區污水處理廠網一體PPP項目在市政管網改造、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處理等方面形成有機聯動,優勢互補,效率大大提高。
五、赤峰市中心城區防洪及環城水系治理工程PPP項目
赤峰市中心城區防洪及環城水系治理工程PPP項目的概算總投資31.6億元,是北控水務第一個采用股權基金形式投資的項目,也是北控水務目前單體投資額最大的項目。該項目采用PPP模式運作,施工期24個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防洪工程、生態景觀工程和水源補償工程。項目治理的主要河流包括赤峰中心城區的錫伯河、半支箭河、陰河、英金河、海蘇溝和小西溝,治理河道總長度40.8公里,新建防洪堤55.3公里,景觀治理總長度39.5公里,新增水面面積18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864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升赤峰市中心城區4條主要河流的防洪等級和水系景觀,極大改善人民生活環境,并對提升當地城市形象、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本項目采用PPP模式,由北控水務與當地政府平臺公司合資設立項目公司,負責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直至運營期結束移交。項目公司注冊資本金為10億元,占項目總投資(包括建設期利息、鋪地流動資金)的30%。政府平臺公司出資0.02億元,占項目公司注冊資本的0.2%,以現金方式繳納,擁有項目公司5%的股份;北控水務出資9.98億元,占項目公司注冊資本的99.8%,擁有項目公司95%的股份,通過設立基金以現金方式繳納。
六、云南大理州洱源縣(洱海流域)城鎮及村落污水收集處理工程PPP項目
洱源縣委書記李洋在項目開工儀式上介紹,云南大理州洱源縣(洱海流域)城鎮及村落污水收集處理工程PPP項目被列入2016年國家財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項目,概算總投資22.29億元,按一次規劃,分兩期實施,一期投資10.54億元,實施茈碧湖、右所、鄧川3個鎮,新建3座污水處理廠,擴建1座污水處理廠,配套建設污水管443公里,覆蓋135個自然村;二期投資11.75億元,實施鳳羽、三營、牛街3個鄉鎮,覆蓋129個自然村。項目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O&M(委托運營)方式,合作期25年(含3年建設期)。目前,該項目已啟動實施,將有力推動洱海保護治理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的有效轉變。
該項目將通過采用碧水源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技術,最終實現對洱海流域6個鎮鄉行政區范圍內所有集鎮和村落實施污水收集處理,從洱海源頭上保障截污治污全覆蓋,出水水質主要指標可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
這個項目,不但在整個洱海保護戰略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湖泊治理領域也將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借鑒價值,碧水源將這個項目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快、好、省地做好治理工作,以具有碧水源特色的、創新的、科學的解決方案,保證從洱源縣這個源頭流出的每一滴水都變成保護洱海的水。
七、山東省臨沂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PPP項目
山東省臨沂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PPP項目采用競爭性磋商模式采購社會投資人,最終博天環境中標。該項目包括涑河河道整治工程、青龍河河道整治工程、陷泥河河道整治工程、柳青河河道整治工程、祊河河道整治工程、李公河南京東路主污水管線工程和大學城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深度凈化工程,投資概算5.505億元。具體工程包括如下圖:
臨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分布圖(博天環境提供)
本項目擬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Build-Operate- Transfer)的PPP項目運作方式。本項目合作期為16年,包含建設期和運營期。其中建設期為1年,運營期(即特許經營期)為15年。
該項目是臨沂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截污、導流、清淤、處理、活水、景觀”整治方針中“截污、導流、清淤”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污水變清水、污水河變景觀河的重要保障。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設將從根本上解決城區河道污染問題,改善沿河居住環境,塑造生態城市新形象。
八、江蘇省鎮江市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
鎮江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總投資25.8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投資12億元,項目公司投資13.85億元,項目公司的特許經營期限為23年。建設內容包括海綿工程建設中的源頭、過程控制和末端的建設項目,源頭項目包括道路的LID整治、老小區LID整治、公園建設等;過程控制項目包括雨污水管網建設、調蓄池建設等;末端項目包括雨污水泵站建設、污水處理廠建設等,項目建設涵蓋了海綿工程建設的灰色和綠色項目。
2016年4月18日,光大水務正式簽約鎮江市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成為項目的社會資本合作方。根據PPP項目方案,項目資本金占總投資的1/3,即4.62億元,由鎮江市水業總公司代表鎮江市政府出資30%,由社會資本出資70%,雙方共同完成資本金出資,注冊組建新項目公司,新公司將通過融資手段籌集9.23億元,用于鎮江海綿城市項目建設。
該項目一大亮點是,國有資本占比僅為30%,而社會資本占比高達70%,這與當前各地海綿城市建設試點PPP模式中大多以本地國企控股或獨資形成鮮明對比。此外,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創造出了“海綿+N”運作模式,比如該市濱新村第二社區、解放路南段拓寬改造、花山灣五區老小區等項目改造上,創新融合“城建+海綿”優勢,以管線下地、屋頂平改坡、雨落水管改造、樓道公共照明改造等為主,導入“海綿”元素,避免二次開挖影響居民生活。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