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又一次搭建起京津冀協同合作的平臺,近日,京津冀三地日報同步推出“京津冀協同發展”專欄,采訪三地代表委員,連線三地投身國家戰略的踐行者,讓協同發展的春風吹遍京津冀大地......那么,大家隨小編一起看看天津日報的兩會環境保護專題吧!
天津委員提交聯名提案
京津冀水資源協同保護刻不容緩
“京津冀地區位于海河流域,流域內河流水系眾多,但由于城市眾多、人口密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54立方米,屬于嚴重資源性缺水地區,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遠超過國際公認的合理水平?!弊〗蛉珖f委員在提交的聯名提案中認為,“目前,由于水資源短缺,大多數河流為季節性河流,非汛期幾乎無徑流。河流不僅水量少,水質也較差,加強京津冀水資源協同保護刻不容緩?!?p> “要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水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的框架下,由環保部、水利部等部委牽頭,組織做好京津冀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保護的頂層規劃?!蔽瘑T們表示,要按照流域協調、區域聯動的原則,對跨區域的主要河流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以主體功能區、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等相關規劃成果為基礎,明確生態水量及水質目標,根據區域自然地理特點和水資源分布特點,按水系劃定規劃單元,提出措施布局,合理制定河流納污總量控制及水質達標方案。
委員們說:“在產業合作、教育合作、勞務協作、人才交流、生態聯動保護和加強公共服務等對引灤上游地區開展一系列幫扶。充分發揮京津冀水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和國家有關部委作用,協調推動潘大水庫水源地及黎河輸水河道劃定為飲用水源保護區、深化開展流域內面源污染防治,推動建立生態補償幫扶工作機制?!?p> 委員們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對跨省界河流斷面水質水量的監測考核,研究相關政策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爭取國家財政資金支持,由下游受益省市對上游污染治理省市進行補償。同時,探索建立跨界河流省級河長聯席會議制度,推進三地涉水問題的統籌協調,推進京津、津冀備忘錄和框架協議涉及的水污染治理和引灤水源保護各項措施的落實,探索建立相關共享機制。
后方連線丨同時,天津日報記者連線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來聽聽環保局長是怎樣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
強化六個統一共護三地環境
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重點任務,我們要在深化區域聯防聯控、建立完善協作機制上下功夫,全力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保率先突破?!碧旖蚴协h保局局長溫武瑞說。
溫武瑞用“六個統一”概括了生態環保協同發展的主要內容。
首先要強化統一協調,加強區域環保合作,把與北京、河北簽署的各項環保合作協議落實落細,積極推進污染治理協調聯動。
其次是強化統一規劃,全面實施《天津市貫徹落實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年實施方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6-2017年天津實施方案》,同時加強環保技術攻關,與京冀聯合編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深化大氣污染防治中長期規劃。
再次要著力強化統一標準,利用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地方標準共享,聯合制定區域環保標準,實施三地統一的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
此外,要強化統一監測、統一執法、統一治理。從定期會商、聯動執法、聯合檢查、聯合督查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積極推進;推進精細化管理,針對不同時期大氣污染物變化趨勢特征采取應對措施,努力實現我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60微克/立方米的目標。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