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2017年廣州市環境保護工作要點 推進VOCs污染防治

時間:2017-02-10 09:54

來源:中國大氣網

評論(

13.推進港口船舶污染防治。組織實施《廣州市港口船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廣州市環境保護局廣州海事局廣州港務局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加強船舶排放控制的通告》。完成船舶燃油硫含量抽檢任務,完善船舶燃油硫含量監督檢查黑名單制度和區域重點監控機制。完成散貨碼頭粉塵污染綜合治理以及輪胎式門式起重機“油改電”工作。

14.推進水污染綜合防治。實施《廣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廣州市水環境質量達標方案》,強化水質監測分析預警及風險防范督導工作。編制《廣州市良好水體生態環境保護方案》,強化重要水庫的水環境保護,削減入庫污染負荷。編制水環境超載單元環境質量評價和考核方案。

15.推進飲用水源保護。嚴格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廣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批復》要求,完成飲用水源保護區定界工作,對流溪河李溪壩以下河段等被調減的飲用水源保護區域制定實施更嚴格的保護措施。完成年度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

16.推進重點區域河涌整治。協同推進與佛山、惠州、東莞、清遠等市的跨界河涌污染整治。定期開展水環境專項執法及跨界聯合執法行動。完成流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第三方評估。

17.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編制實施《廣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編制《廣州市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啟動土壤環境質量詳查工作。組織實施我市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管理辦法,繼續做好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備案管理工作。

18.推進重金屬污染防治。實施《廣州市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廣州市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2017年度實施方案》。開展電鍍和皮革制造行業清潔生產技術示范。

19.推進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實施《廣州市2017年噪聲污染防治工作計劃》。修訂完成《廣州市<聲環境質量標準>適用區域劃分》。繼續整治飲食服務業、建筑工地及主城區路橋噪聲污染,強化學校周邊、廣場等敏感區域的噪聲管控。

四、強化風險防控,有效保障環境安全

20.完善環境空氣重污染應對機制。完善重污染應急組織架構及應急監管企業名單,做好空氣質量預報預警聯動及環境空氣重污染應急預報會商工作。完善空氣質量輕度污染以上條件下的揚塵防控聯動機制。加強對化工企業等排污單位特征污染物的監測。

21.防范環境安全風險。深入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及環境應急演練,堅持應急值班備勤。

22.加強輻射、固體廢物、化學品污染監管。完善核技術利用項目及固廢管理行政審批事項受理清單,修訂辦事指南。開展重點工業企業固體廢物申報登記核查和重點企業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抽查。開展環境激素類化學品生產使用情況調查和現有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

五、嚴格環境執法,提高環境監管工作水平

23.夯實環保法制支撐。推進《廣州市環境保護條例》修訂工作,啟動《廣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定》修訂工作;出臺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和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程序(修訂)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制定廣州市環境保護“十三五”法治建設規劃及“七五”普法規劃,強化全市環境法制宣貫培訓,進一步健全“兩法銜接”工作機制。

24.嚴格環境執法監管。繼續推進環境監察任務書、環境監管網格化及移動執法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強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加大環境督察工作力度。積極運用新的“兩高”司法解釋,嚴厲打擊環境污染犯罪行為。組織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

25.開展環保專項整治。繼續組織開展重點區域“小散亂”工業企業整治、畜禽養殖場(小區)整治等專項執法行動,重點組織開展鋼鐵、火電、水泥、煤炭、造紙、印染、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等行業專項執法行動。繼續推進突出環境問題及學校周邊污染整治。對突出的區域性、流域性、行業性環境問題實行掛牌督辦。

26.細化環境信訪辦理。開展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件辦理“回頭看”工作。貫徹落實《廣州市落實信訪工作責任辦法》,深入推進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工作。建立重點信訪問題“一案一檔”。加大信訪督查督辦力度。

27.規范環境信息公開。落實《廣州市環境保護局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廣州市環境保護局信息素材集中管理辦法(試行)》。加強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和地表水水質監測信息發布。督促重點排污企業依法向社會公開環境信息。

28.加強環保目標責任考核。制訂《廣州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辦法》。組織完成2016年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工作,配合做好省環境保護責任考核相關工作。優化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強化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全過程監督。

六、加強能力建設,提升環境保護綜合能力

29.完善環保工作機制。總結中央環保督察工作經驗、做法,壓實地方基層“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明晰相關部門環保職責,加強環保工作協同,構建各級政府負總責、職能部門同開展的“大環保”工作格局。

30.推進環保體制改革。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推進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體制改革工作,調整優化局系統機構設置。著力推進廣州市建立鎮(街)園區環境保護監督檢查員隊伍工作。

31.加強監測能力建設。實施《廣州市社會環境監測機構管理辦法》,深化環境監測社會化試點。逐步推進開放式環境監測平臺建設。開展國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增設準備工作。完成水質自動監測站數據省市聯網工作。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

32.強化科技能力建設。制定市環科院機制體制改革方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推進我市環境科研項目和科技成果管理平臺工作,開展二期項目建設。繼續開展PM2.5源解析研究,開展生態補償相關政策、臭氧污染成因及控制對策、非道路施工機械大氣污染防治對策、突發環境事件環境影響損害評估、污染地塊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制度研究。繼續推進各區環境競爭力評價工作。研究引領創新綠色生產消費模式,引導環保產業發展。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