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
在全國率先出臺電力體制改革試點方案,組建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市場化交易電量超過550億千瓦時,累計減少企業電費支出90.3億元。國企改革不斷深化,重組設立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和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云南白藥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中國銅業集團總部落戶云南。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設立重點項目投資基金、重點產業發展基金和交通產業發展基金。
組建云南紅塔銀行,農信社改制組建農商行進展順利。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跨境金融支付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等農村改革有序推進,農墾、供銷社、國有林場、農業水價改革全面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入實施。事業單位、科技、教育、文化、財稅、價格等改革持續推進。成功舉辦第4屆南博會暨第24屆昆交會、第14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第11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昆明綜合保稅區通過初驗,新增國家一類口岸1個,建成第一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積極推進電力、裝備制造、冶金等領域的國際產能合作,對外投資增長19.8%。教育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與長三角、珠三角和周邊省區的合作交流持續深化。高位推動招商引資,實際利用外資和引進省外到位資金分別增長10%和14.3%。
(四)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5564億元。滬昆客專、云桂鐵路云南段建成運營,云南邁入高鐵時代。鐵路新開通里程706公里,是前5年的1.5倍,16個重大項目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華麗、香麗等8條高速公路全面推進,小鋪至烏龍、上關至鶴慶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3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2.1萬公里,“溜索改橋”21座。滄源機場建成通航,瀾滄機場續建、騰沖機場改擴建等項目進度加快,隴川等5個通用機場開工建設。金沙江中游航運基礎設施綜合建設項目、水富港擴能工程進展良好。阿崗水庫、柴石灘大型灌區開工建設,新開工水源工程61件,建成“五小水利”工程50萬件,完成132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觀音巖、梨園水電站全面投產,苗尾水電站下閘蓄水,烏東德、黃登等大型水電站建設加快推進。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啟動實施。加強輸電通道建設,西電東送1250億千瓦時。新增石油、天然氣管道666公里。呈貢、保山等信息產業園建設加速推進,昆明國際通信樞紐加快建設。新增光纜線路20.8萬公里。
(五)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
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啟動云南省空間體系等規劃編制,23個縣市區“多規合一”和“十城百鎮”規劃試點穩步推進。推動昆明市與滇中新區融合發展,滇中城市一體化加快推進。保山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玉溪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順利推進,騰沖、楚雄、瑞麗和劍川沙溪成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強化分類考核,促進縣域經濟差異化發展。啟動實施以“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為主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一水兩污”、燃氣管網、城市公廁等城鎮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傳統村落民居、民族特色村寨和歷史文化名街、名村、名鎮、名城保護力度加大。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深入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滇池等高原湖泊水質得到改善,空氣質量總體保持良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全面展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16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720平方公里,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336萬畝。全面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啟動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集中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違規行為,扎實開展非煤礦山專項整治。啟動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
(六)精準發力脫貧攻堅,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建立健全脫貧攻堅工作機制、責任機制和考核機制,聚焦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少數民族深度貧困群體,全面推行“四到縣”改革,對貧困對象實行精準識別、動態管理。壓縮行政開支,積極整合資金,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實現翻番。設立總規模1152億元的云南浦發扶貧投資發展基金。籌集653億元資金,啟動實施現代職業教育和縣級公立醫院及婦女兒童醫院扶貧工程,首批37個項目開工建設。完善“掛包幫”“轉走訪”機制,駐村扶貧工作隊覆蓋全部貧困村。滬滇、粵滇等東西部扶貧協作扎實推進,三峽、華能、煙草等央企對口幫扶啟動實施。實施44.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有望實現12個貧困縣摘帽、1253個貧困村出列、120萬貧困人口脫貧。在財政收支困難的情況下,財政支出的73.8%用于民生保障。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以創業帶動就業,完成83萬人次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036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44.8萬人。全面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4917萬人次參加五大社會保險。按照不低于5%和8%的比例分別提高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標準。完善工資增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收入分配制度。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繼續提高。統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60萬戶,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達48.5%。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改善辦學條件,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迪慶、怒江以及“鎮彝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實施14年免費教育。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如期招生。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有序推進分級診療試點,穩步提升醫療、中醫藥和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全面提高傳染病防控水平。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建成云南省大劇院等標志性文化設施,文化惠民活動和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成績顯著,魯甸災后恢復重建進展順利,景谷災后恢復重建全面完成。移民安置任務如期完成。10件惠民實事全部辦結。
(七)加強社會治理和平安云南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局面更加鞏固
切實提高公共安全預警監管能力,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基層群眾自治,規范發展社會組織,化解信訪積案,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反恐斗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和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全面打響第四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筑牢網絡安全防線,妥善應對緬北沖突帶來的新變化,有力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法治宣傳教育、法律服務和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大力實施“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創建、興邊富民、扶持“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等重點工程,沿邊地區和民族地區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宗教和諧局面得到鞏固。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