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結束了,這一年,博天環境前進的速度依然強勁,憑借前瞻性的戰略布局、領先的技術優勢、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高效的團隊執行力,博天環境持續追擊污染問題,開拓了業務版圖新的疆域。現在就來盤點一下,2016年博天環境奮斗過的那些城市與河流。
圖中從上到下依次是:北京通州漷牛片區水環境治理PPP項目;石嘴山星海湖湖泊富營養化防控及水生植物種植保護建設工程EPC;日照市東港區及經濟開發區水質監測斷面綜合治理項目;臨沂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PPP項目;肇慶市九坑河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深圳市西鄉河水質改善項目;海口市福創溪-大排溝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
2015年,“水十條”發布,要求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由此拉開了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的序幕。2015年至今,多省市地區相繼出臺黑臭水體整治方案,一些地方還公布了排查清單,并明確提出整治時間表。
在改善全國水環境的大潮中,博天環境以深厚的技術底蘊助力各地政府,積極投入這場整治黑臭水體的戰役。2016年10月,財政部等20個部委發布國家級PPP示范項目名單,博天環境表現搶眼,共有5個項目成功入選。放眼2016,博天環境在流域治理領域可謂戰功赫赫。
“博天環境致力于為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環境,為全社會創造價值。”在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帶領下,博天環境秉持“持中守正,銳意進取”的企業精神,堅守環保行業,實現了快速成長。“博天環境的發展,不是簡單的數字游戲和增長疊加,而是基于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努力精進,方能成就從零到一的突破。”趙笠鈞說。
大膽的布局 前瞻的戰略
在市場浪潮尚未到來時,博天環境已經做出了預判和布局。
“戰略精準、定位明確,一旦聚焦就全力以赴,這是博天環境的風格和一貫優勢。海口項目是國內首個黑臭水體打包PPP項目,能夠贏取這個項目,因為我們提前兩年已經在海口布局,準備充分。另外,我們把項目當做戰役來打,70多人一起往前線壓,戰斗力強,優勢突出。”博天環境集團助理副總裁趙鋒銳說。
主動擁抱變化,是博天環境成立以來就一直信奉的經營理念。20多年來,博天環境服務的行業覆蓋了屠宰廢水、啤酒廢水、乳制品、煤化工、市政、工業園區、流域治理、土壤修復等多個領域,并不斷取得令行業贊嘆的成績,創造了獨有的“博天速度”,這一切,都是因為博天人從不滿足現狀,敢為人先,主動求變。
深厚的技術底蘊 健全的產業鏈條
黑臭水體整治屬于前沿技術行業,涉及技術非常豐富,包括了市政、水利、園林、環保等多個基礎設施的建設內容,工程范圍涵蓋污水處理、市政管網、防洪工程、水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園林景觀和信息監控等。如果僅當做普通工程對待,治理難以見效。
以海口項目為例,其治理難度系數堪稱業內第一,對競爭企業的考察十分嚴格。招標公告一經發布,迅速吸引了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等53家企業,角逐異常激烈。
海口項目現場
最終,博天環境脫穎而出,充分說明了其在水環境綜合治理方面的綜合能力和技術優勢。
為了帶來高品質的環境服務,博天環境一貫重視技術上的不斷創新和積累。
“博天環境多年來堅持技術研發,累積了一系列核心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如固化微生物包埋和載體化技術、透氧微生物膜技術、水生態系統構建技術、微生物生態修復技術、強化生態濕地技術等,能夠保證水體治理目標高質量完成。”博天環境集團助理副總裁張倫梁說。
強化耦合生物膜反應器污水處理技術,利用中空纖維曝氣膜作為微生物膜附著載體并為生物膜及水體曝氣充氧,污染物在濃差驅動和微生物吸附作用下進入生物膜內,被微生物利用,使水體中污染物同化為微生物菌體固定在生物膜上或分解成無機代謝產物,達到凈化水體的作用。
為借助最前沿的科研力量推動解決當前環保行業的技術難題,2016年,博天環境在天津成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推動技術研發的產業化落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同時,博天環境把觸角伸進了多個領域,形成了涵蓋了環境咨詢、技術開發、設備制造、水務運營、環境檢測、工程總包、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家庭環境智能產品開發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強大的資源整理能力
流域治理項目往往內涵豐富、體量龐大、標準精細,對技術、方案、資金和團隊協作的綜合實力有極高的要求。
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博天環境倡導共生發展,并在一系列項目中展現出強強合作的巨大優勢,形成環保行業新力量。
2016年12月16日,博天環境和有過多次合作的央企——中電建路橋集團和中國電建集團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品牌、投融資、人才、市場資源、技術、規劃、設計、施工等優勢,在海綿城市建設,湖泊、河流及水庫水體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景觀水系水體污染治理及景觀營造,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工業廢水處理等多個領域進行合作,共享資源,共同發展。
博天環境和中電建路橋集團、中國電建集團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