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11月24日,環境產業CEO特訓班第三期的學員們走進博天環境“取經”。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領銜博天環境的管理團隊,為到訪學員分享了他的人生哲學、企業管理經驗和對環境產業的思考。
環境產業CEO特訓班三期走進博天環境參訪交流
學員們紛紛反饋趙笠鈞的講課既有深度又有溫度
“向著未來出發”——“探索未知”“挑戰極限”“行至最不可及處”“遇見 王者之心”“不要做小夢,要做偉大的夢。”“商業的本質:構建共贏的生態。”“每個人都需要壯大野心”“信念的傳遞”“夢想照亮遠方”……陽光明媚的冬日下午,在博天環境集團總部,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先生,用他自己拍攝的十幅照片串起了他的講述。生動的講述中,有他的人生感悟、企業管理經驗和對環境產業的思考。環境產業CEO特訓班三期的學員們,因趙笠鈞的講述而感動、共鳴與思考,為講述者的深度分享與真情流露奉上了熱烈的掌聲。
探索未知 挑戰極限
環保產業10年后會是什么樣子?
趙笠鈞在分享中談到,每次置身于人跡罕至的壯美風景中,內心都會升起對自然的敬畏,在這種激蕩中超越過去的視野。未來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在全球幾十億人共同的推動下,社會的發展會比每個人想象得更快,我們必須跳出過去的經驗。每個人都有認知的局限,要不斷給自己新的預期,設定超越極限的新目標,挑戰自我。如果我們的心足夠大,就能引領我們到足夠遠的地方,從容地站在遠處等未來。
對環保產業來說,目前中國有將近600萬個固定污染源,環保企業正忙于解決污染問題。但在產業轉型與能源結構升級的趨勢下,10年后會是什么樣子?
我們要向著未來出發,世界的未來一定是會超越我們每個人的想象,更為豐富多彩。挑戰極限,才能行至不可及處。
信念的傳遞 文化的傳承
經營企業需要發揮團隊的力量
在企業經營理念方面,趙笠鈞談到,一個偉大的夢想,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足的。經營企業,需要發揮團隊的力量。但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凝聚更多的人一起出發,需要信念的傳遞,文化的傳承。
把一個公司發展成一百個公司,其實不難,但怎么把一百個公司辦成同一個公司,就有相當的挑戰。在一個組織里,既需要多元差異的人才,也需要文化理念的共識。領導者要站得更高,看到更遠的未來,讓不一樣特點的人愿意共同追隨這個夢想,形成文化共識。
思想要用語言做描述,語言用行動做表達,行動固化為習慣,習慣升華為品德,企業才真正擁有自己的文化,通過文化自覺,達到行為自覺,讓多元人才力出一孔。
共生發展 構建行業新生態
20年內定會誕生世界級的環境企業
對于產業的未來,趙笠鈞指出,環保是一項非常偉大的事業,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更多元的人才,還要構建共生性生態,匯聚不同企業的力量協同發展。
夢想照亮遠方,奮進正當其時。中國環保行業的發展雖然經歷了許多的艱辛,但迎來了非常好的窗口期,相信未來20年內,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環境企業!
特訓班學員與趙笠鈞展開熱烈的互動
博天環境集團高級副總裁繆冬塬介紹企業21年的發展歷程,并和大家進行了交流。
CEO特訓班學員參觀博天環境集團
征得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的同意,特將其在特訓班上分享的精彩內容與部分照片,分享給中國水網固廢網的讀者。以下發言由現場速記整理而成:
首先,歡迎環境產業CEO特訓班的三期學員走進博天!去年1月17日,E20走“近”博天,我說那個時候是靠近的“近”,現在合作越來越多,就進來了。上次我說博天是輕資產公司,以至于輕到我們沒有自己更好的辦公的地方來接待諸位,現在希望我們有一天可以在博天自己的“環境大廈”接待諸位。
編輯:葉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