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碧水源與北京工業大學(下稱“北工大”)在北工大國際交流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雙方將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在北工大設立碧水源科技創新獎學金、建設教授和博士工作站等方式,協同構筑高效研發平臺與企業產業和市場化平臺緊密結合的“共生”體系,以促進企業經濟與高校科教同步協調發展。北京工業大學校長柳貢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首席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彭永臻,碧水源總裁方灝、總裁助理兼人力資源總監鄭廣鋒、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李鎖定、品牌總監戴鋼等出席簽約儀式,北工大黨委副書記沈千帆主持儀式。
簽約儀式上,方灝與柳貢慧代表雙方簽署了《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沈千帆代表校方接受了碧水源捐贈的100萬元科技創新獎學金支票。
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原則,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術、人力等資源及先進成熟的技術成果,利用企業的生產條件及對市場技術的創新需求,在創新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在北工大設立碧水源科技創新獎學金、建設教授和博士工作站等方式,協同構筑高效研發平臺與企業產業和市場化平臺緊密結合的“共生”體系,促進高校科教與企業經濟同步協調發展。
方灝表示,作為環保產業中的高科技企業,碧水源是一家資本型、模式創新型企業,公司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靈魂、以市場導向為引領,已發展為全球最大、產業鏈最全的膜技術企業之一。北工大是北京市屬高校中唯一一所國家“211工程”大學,2016年躋身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大學100強,獲批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都充分說明了北工大在人才、學科、科研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面向未來,碧水源急需與北工大這類具有綜合優勢的學術機構和大學合作,期待雙方構筑“共生”體系,力促高校科教與企業經濟協調發展。
柳貢慧對碧水源給予北工大的認可與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碧水源不僅是一家創新能力極強的企業,更是一家國際化意識極強的企業,這是北工大需要學習的方面。柳貢慧介紹說,北工大始終堅持圍繞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建設辦學,剛剛獲批的北工大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是學校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方面的代表,也是學校長期以來服務北京、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縮影。先進制造、信息建設、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將成為北工大面向“十三五”乃至長遠發展的重點建設學科方向,也是學校進一步適應高等教育發展新形勢、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更好地凸顯自身特色和作用的重要突破口。北工大與行業翹楚碧水源強強聯合,希望雙方的合作不僅能夠更好地解決北京地區、京津冀地區的水污染問題,未來也能更好地解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水污染問題。
簽約儀式前,碧水源一行參觀了北工大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碧水源相關科研人員與北工大材料學院、環能學院、建工學院從事膜科技相關研究的教師代表就各自的研究方向、特色項目、相關成果等進行了深入的技術交流。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