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漢中作為國家和省內兩個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資源保護關乎南水北調的成敗,今年,漢中市鐵腕治污,開工建設鋪鎮污水處理廠正是其中重要一步,記者日前獲悉,水源地環境保護經驗豐富的碧水源將再擔重任,以PPP模式投建該污水處理廠,采用自主研發的MBR工藝,建設處理規模近期為10萬噸/日、遠期為20萬噸/日,總投資約5.5億元。
漢中市是漢江發源地,市境內干流長270公里,占丹江口水庫流域面積的20.6%,產水量占丹江口水庫多年平均入庫水量的26.3%。可以說,漢江區域作為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生態建設區,保護漢江、丹江水源直接關系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點——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和水量。
要讓入庫水質達標,根本辦法就是源頭上整治排污口,實施雨污、清污分流,中間過程加快配套污水管網建設,最后“守門員”污水處理廠確保處理達標。
今年初,“加快沿漢江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被寫入2016年漢中的政府工作報告,開工建設鋪鎮污水處理廠成為重要工作部署,最后,PPP運作經驗與水源區污水處理廠運營經驗均豐富的碧水源成功中標該PPP項目,將采用MBR工藝技術,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改變漢中目前污水處理廠普遍執行國家一級B排放標準的現狀。
據悉,碧水源自主研發的MBR污水資源化技術,可以保障出水水質指標優于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已經在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環太湖流域、環滇池流域等國家水環境敏感地區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早在2014年4月,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地十堰市就與碧水源簽訂了當地最大的污水處理廠——神定河污水處理廠委托運營協議,委托運營期8年。碧水源接手后,順利完成一級A提標改造工程和18萬噸擴能改造工程。
同年10月,丹江口市政府也與碧水源簽訂了《丹江口市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建設運營一體化合同》,目前,丹江口市習家店鎮污水處理廠等5座污水處理廠已移交碧水源托管運營,其它7座污水處理廠也將陸續移交碧水源托管運營。
與以上托管運營的形式不同,此次中標鋪鎮污水處理廠PPP項目,也是碧水源首次在南水北調水源地投建污水處理廠,將通過繼續推廣MBR工藝技術,進一步實現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水質的全面保護。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