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講的更多是投資和建設建設,但我認為今后運營團隊的搭建,可能要擺上議事日程。”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杰認為,今后兩年,水處理行業將逐步從建設階段轉變到運營階段。在2016(第八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中,他向與會人員介紹了自己對污水廠運營及品牌打造的思考。
本文根據嘉賓發言內容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從政策方面,可以看到近年來力度的增強:
從2014年開始,國家公共行業包括水治理行業,投資產業政策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過去以國有企業或政府進行投資建設運營為主,變成了依靠社會資本進行投資運營的模式;從政府下達任務轉變為購買服務的模式。這種轉變促使大量的非水務企業進入了我們這個行業,野蠻人可以隨便進,行業敞開了大門。
第二,水處理從過去的任務型,轉變成產品化的需求。水十條的出臺標志著水污染治理向更高標準邁進。今后兩年,行業將逐步從建設階段轉變到運營階段,對運營階段的需求變得更加的迫切。最終環境的改善得益于這些設施的安全可靠的運行,所以對我們品牌運營團隊的需求,也會更加的迫切。
第三,新環保法的出臺,監管力度非常大,前所未有,我們污水廠的監管,在高壓上運行,必須要求我們打造高精尖品牌的運營團隊,才能適應新的環保法的監管要求。不然的話,我認為水務企業是沒辦法生存的。
我認為,基于這三個背景情況,我們認為現在打造運營品牌的建設,迫在眉睫。可能我們過去我們現在講的更多是投資,更多是資金,更多是建設,但我認為今后運營團隊的搭建,可能要擺上議事日程。藍色品牌怎么打造?打造哪些內容?我認為有四個方面,品質、創新、環境、感知。
品質
我認為,任何品牌,首先應該是把品質作為一個重要的工作來做,要有明確的服務企業的理念。每一個企業有不同的理念,最本質的,最樸素的是應天道,順民心。所謂應天道,就是師法自然,保護和改善環境,順民心就是遵循基本國策。作為水務企業,應該以改善社會環境為理念。
集約化的組織架構
集約化組織架構,我們需要三個層次,一個是執行層,貫徹落實,確保穩定安全運行;第二是管理層,管控、監督策劃這個部門,保證我們品質可以實現。第三是決策層。
標準化的作業體系
標準化的作業體系一個是質量管理體系,一個是環境管理體系,一個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我們通過這個體系的打造,使我們的崗位職責,每一個人干什么事非常清晰,使我們的管理制度非常全面,使我們的操作非常全面,實現有章可循,保證質量的實現。
嚴格的品控體系
對品控管理體系,我們有五大任務,有目標、有任務風險、有預警、有動態跟蹤、有定期分析、有目標考核,通過秩序的改進,不斷的循環,完成品質的控制。
完善的風控體系
再完善的管理,風險還是有的,所以我們需要考慮怎么把風險控制在最低、降到最低,使風險處于可控狀態。首先我們要對風險進行分析,建立風險圖,第二,對風險的品種進行分類,第三,要制定應對措施,這也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預案。什么事都有預案,有對策,可以保證風險最低。
智能的技術支持
技術的支撐,是我們管理品質的需要。通過物聯技術,實現遠程的控制和巡檢;以在線的手段檢測,實現工藝的時時檢測;提前做到預知預判,保證我們的質量在可控狀態。
總體來講,什么叫好品質?我們認為低耗生產、低值排放、高效產出、高削減量、最優的性價比就是高品質,好的品牌不一定是價格最低的,一定是合理的價格。
創新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持續創新,創新是品牌發展的靈魂,怎么實現創新?首先,我們要企業要對創新有投入,還要有團隊的建設、有平臺的搭建、有文化的培育、有成果的轉化,企業有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土壤,才可以實現企業的持續創新。任何有品牌的企業,一定是有自己的標準和規范,甚至專利,或自己的技術。核心技術和領軍人物可以保證我們品牌不斷的滿足客戶的需求,實現品牌價值。
環境
我們打造的品牌必須是環境友好型、生態型的,這是我們品牌發展的有力保證。現在的污水廠,如果人見人怕、人見人恨,肯定是難以選址。怎么做環境友好型?首先要出水優質、改善環境,其次要能源回收、自給自足,減少對資源的消耗;第三要實現資源合理循環利用、低耗生產。我們要成為資源的中心。第四,環境友好生態型還應該體現在感官舒適、環境和諧、社區友好等方面。
感知
企業面對資本的競爭和標準的壓力,怎么向社會傳達、向客戶傳達能量,擴大企業的影響力?我認為需要通過感知這個措施。怎么提高感知?一是主動宣傳。過去我們是悶頭干活,現在要讓社會了解我們,我們是環保企業,是為社會貢獻的企業。二是主動公開,我們很多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已經主動公開了。我們在做什么事,對社會有什么貢獻,讓大家都了解。三是強化交流,要交流我們的品牌,擴大品牌影響力。過去我們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們現在社會上酒香也怕巷子深,需要通過交流,溝通。對于污水廠,通過上面一系列提高感知的措施,給客戶傳達什么?我們是環保企業,我們是一個肩負社會責任的企業,我們是一個安全的企業,是一個和諧的企業,是一個提供高品質服務的企業,是一個創新的企業,具有文化底蘊的企業。
綜上,我們認為要打造藍色品牌的運營企業,首先要是一個高品質的企業,第二應該創新能力強、擁有核心技術、環境友好,應該生態型的企業,還要有廣泛影響,是高感知的企業。以上是我們關于運營企業品牌建設的一些思考,有不對之處,請大家提出批評意見,謝謝大家。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