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亞太地區的主要金融中心和國際交易集散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選擇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當前新加坡交易市場已成為國內環保公司在A股、港股、新三板之外的重要據點。據統計,目前在新加坡上市的國內環保公司有上實亞洲水務、中信環境技術(原聯合環境)、中國環保(福建)、光大水務、錦江環境5家,而這5家公司上市模式及發展過程各有千秋。
亞洲水務:由上實基建+中環保水務重組
2005年3月6日,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借助其控股母公司——亞洲水務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這是我國能源環保類企業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也是武漢市第二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亞洲水務擁有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項目、武漢市漢西污水處理有限公司、臺州凱迪廢水處理有限公司、武漢東西湖污水處理項目等。
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4月18日,隸屬于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武漢凱迪動力工程有限公司。 2003年3月20日,新加坡亞洲水務公司出資1800萬元,購得凱迪動力化學有限公司90%股權,公司名稱更改為凱迪水務。
這次上市,亞洲水務(AsiaWaterTechnology)公開發售新股3300萬股,籌集資金近900萬新元(約合人民幣4500萬元),上市籌集的資金將全部投入武漢水務市場。
2010年2月10日,上實基建宣布收購亞洲水務,由上實基建及其下屬中環保水務重組亞洲水務。這一收購使上實基建獲得亞洲水務旗下9個水務項目,增強水務運營實力,將日處理污水規模從目前的450萬噸提升至530萬噸。交易后,上實基建占亞洲水務擴大股本后75%-90%的股權。
上實基建是上實控股的全資子公司;上實控股在港交所上市,市值約45億美元。旗下的中環保水務控制超過450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
2012年,上海實業(363)還宣布擬啟動亞洲水務在香港二次上市,目前尚未完成。
股市表現:目前每股收報價為S$ 0.57。總成交額為S$ 1,297.54 mm,目前總資產為S$ 2,628.79 mm。
中信環境技術(原聯合環境):被中企收購的新加坡上市公司
聯合環境于2004年4月22日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聯合環境注冊于新加坡且于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是一家領先的膜分離水及污水處理及循環解決方案供應商,其主要業務集中在中國化工、石油化工及工業園區行業。該公司使用專有的先進膜科技,例如膜生物反應器科技(MBR)從事水務及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制造、安裝和調試,已利用MBR科技設計并建造亞洲最大的工業污水處理廠。
2010年10月22日,聯合環境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911610,實現了S+T股兩地上市。
2014年11月,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私募股權公司KKR聯手,以每股1.65元的價格,向新加坡上市的污水處理公司聯合環境技術(United Envirotech)提出全面收購獻議。在交易完成后,中信和KKR分別成為聯合環境技術的最大和第二大股東。
股市表現:目前每股收報價為S$1.25。
中國環保:一家叫“中國環保”的外資企業
2009年8月27日,中國環保(China Environment,中文簡稱為“中國環保”,與國內的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無關)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合計募集資金3828萬元新幣(計人民幣1.8183億元),上市后公司市值達4.157億元新幣(計人民幣19.7億元)。
中國環保的全資子公司和運作實體是中國福建東源環保有限公司(簡稱“福建東源”)。福建東源是以新加坡中國東源環保私人有限公司為惟一投資主體的外商獨資企業。上市后,福建東源注冊資本由原來的5000萬元人民幣增至1.2億元人民幣,投資總額由原來的1億元人民幣增至3億元人民幣。
股市表現:目前每股收報價為S$ 0.038,交投量0.98mm,總成交額S$31.19mm,目前總資產為S$216.61mm。
光大水務:反向收購借殼上市
2014年12月22日,光大水務公司(China Everbright Water Ltd)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此前,光大水務注資新加坡上市的漢科環境科技,交易代價58.1億元人民幣,漢科以股份支付。光大將提名不少于4人出任漢科董事,并有權提名漢科董事會主席,漢科則將有不少于4名董事辭任。據此,中國光大水務是通過倒置收購(又稱反向收購)漢科環境科技(Hankore Environment Tech),成功在新交所主板上市,成為當時本地股市中市值最高的水務治理公司。
漢科在中國則有11間污水處理廠位于北京、陜西、河南等地,2013財年盈利9,946.5萬元人民幣。交易完成后,光大水務所擁有的污水廠數量、水處理規模大幅上升,利于產生協同效應,并給予光大污水處理業務一個獨立融資平臺。
股市表現:目前每股收報價為S$ 0.595,交投量0.49mm,總成交額S$ 1527.08 mm,目前總資產為S$2459.66mm。
錦江環境:錦江系環保板塊海外上市
2016年8月3日,中國錦江環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江環境”)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辦開始買賣,股票代碼CJE.SP。
錦江環境是杭州錦江集團環保板塊子公司,目前,錦江環境運營中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總垃圾處理能力為22830噸/天。考慮到現時在建及/或處于規劃階段中的項目以及對2家垃圾焚燒發電廠擁有的收購選擇權,上述工廠完工或收購之后,所有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總垃圾處理能力預計將超過44000噸/天。
杭州錦江集團集源于20世紀80年代,組建于1993年,是一家以環保能源、有色金屬、化工為主產業,集商貿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目前,杭州錦江集團形成了“環保能源、有色金屬、化工”三駕并驅的發展格局。
股市表現:發行價為S$0.885,首個交易日收報價為S$ 0.9,交投量 774萬股,總成交約697萬新元,目前總資產為S$ 1519.31 mm。
編輯:葉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