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實施《廣西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產物土地利用技術規范》(DBJ/T45-003-2015),要求嚴格控制污泥產物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等有毒有害物質濃度,禁止未經無害化處理的污泥通過與土壤摻混或覆土填埋等簡單方式直接在土地中消納,以防止二次污染。該《規范》的實施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國內使用的大部分污泥處理處置技術以簡單脫水、簡易填埋、干化焚燒、發酵堆肥為主。但這些技術不能有效解決污泥除臭、深度脫水、全面殺菌、去除重金屬四大難題,容易引起環境二次污染、土壤板結等問題。
經過3年多的科研和技術攻關,廣西未來緣創污泥處置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污泥脫水除臭無害化資源化技術——思多爾(SDOHR)技術。該技術針對城鎮和工業污泥(特別是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和蔗糖生產產生的濾泥)的特性,采取“先改性再脫水”的工藝流程,對污泥進行深度脫水(含水率50%以下)、高效殺菌、快速除臭、有效去除重金屬,實現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過程經濟安全。污泥經過思多爾(SDOHR)技術處理處置后,尾產品可以生產環保有機肥和清潔生物質燃料。經第三方權威機構檢測,各項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技術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
南寧市污泥處理廠日處理500噸技改項目已正式采用思多爾(SDOHR)技術。該項目位于西鄉塘區雙定鎮,預計今年9月建成投入運營,屆時該項目的污泥處理處置將全面達到技術規范要求。
(原標題:廣西: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