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傅濤:新環保法催生九大產業趨勢

時間:2015-01-05 13:22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李曉佳

評論(

2015年1月1日,備受期待的新環保法正式實施。自新環保法發布以來,一系列評論與解讀就鋪天蓋地的被各大媒體報道和轉載,這一新法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好的《環境保護法》之一,被認為是中國環境立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新環保法的正式實施在強調監管趨嚴的同時,將為產業帶來哪些影響?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14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總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從環境產業角度分析了新環保法可能催生的九大產業趨勢。

趨勢一:需求廣域化下催生交易結構的分化

新環保法的實施將促使環境保護開始從治理變成管理,接踵而來的大氣十條、以及正在編制的土壤十條、即將出臺的水十條都是環保法的延續,萬億級環保需求天花板已然被打開,這毫無疑問將促進環境需求的廣域化。

但是這些需求該如何轉變為產業需求呢?傅濤指出,需要這四大政策的配合才能將需求轉變為市場,在需求廣域化下,可能帶來交易結構的分化。

首先,經營性公共服務的特許經營,傅濤認為,能經營的項目才是特許經營,能否經營的標志是是否有經營性收費。

其次,準經營性公共服務領域的補貼性特許經營或投資政企組合,從前是政府自己做或者是企業自己做,改革將推進準經營性公共服務,當收費不足以滿足自我發展時,可以采用補貼的方式,采取政企合作的投資行為。

第三,非經營性公共服務的政府公共服務采購。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細了公共服務采購范圍和寬度,這對環保產業的發展是極大的利好消息。

第四,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國務院出臺《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推動環境污染治理市場化,大力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確立“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新思路,正當其時。

第五,PPP是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傅濤認為, PPP更多是從財政角度出發的,雖然達到了促進產業發展目標,但是出發點并不是為了改革。由此他指出,不要把PPP推向神壇,一般意義上講PPP是一種理念,更多時候只是一種操作方式。

“未來越來越廣義的需求會在四大政策的洗禮下被市場所識別,但仍需要過程。”

趨勢二:監管嚴格將加大環境產業風險

新環保法授予了環境保護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違法排污設備的查封、扣押權。規定了行政拘留措施,設立引咎辭職制度,規定按日計罰的措施,讓環保法長出能制裁違法行為的“爪”與“牙”。

新環保法不僅加大了環保官員的責任,也同時嚴格約束了排污和治污企業。傅濤強調,監管趨嚴,將加大環境產業的風險。原來一些達到高標準的技術路線可能不經濟,但存在的風險在驅動產業技術經濟變化,在監管之下,未來會改變很多低成本低質量的技術路線。

趨勢三:以環境效果為核心的環保時代即將來到

“以排放指標為核心的環保時代即將過去,以環境效果為核心的環保時代即將來到。”傅濤表示,以往我們還是計劃時代的思路,“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都是工程建設規劃。而新環保法以及水十條、大氣十條等政策都是指向效率。“十三五”期間政府約束性指標一定是效率,要使老百姓能夠感知到的環境效果,稱之為效果導向時代,催生產業供給。

“環境服務外部化一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傅濤指出,服務外部化的核心就是要專業化、品牌化和規模化。而由于產業服務越來越寬,企業之間不再是原來的托拉斯時代,全能冠軍時代已經過去。監管嚴格后需要專業化分工,很多領域的專業化需要協調合作,在共生體制之下不同專業主體形成共生關系,共同完成嚴格監管之下的目標。

當然,這也會改變工業治理的結構,傅濤分析,由于甲方根本沒有認真采購工業治理企業的技術和服務,隨時準備轉移污染,導致工業水處理行業幾乎沒有形成大的治理主體,但是監管以后,工業治理的這種脈沖式服務將終結。

趨勢四:走向綜合化的服務方向

以效果為導向帶來了供給變化,目前大部分環保公司做的是單元服務,那么如何將單元服務上升為效果服務?

傅濤認為,面向效果服務要補齊漏項。例如污水處理,根據《2013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為89.21%。若以縣城以上城市統計口徑計,我國的污水處理率不會超過80%。而剩余20%多未經處理的污水數字雖小,影響卻極壞,嚴重影響了污水處理的效果。還有長期被忽略的黑臭水體治理,是決定治污效果的關鍵。因此,他分析,未來很重要的影響趨勢就是綜合化的服務方向。

趨勢五:服務界面迎來第四次上移

目前為止,環保產業經歷了三次服務界面的上移,第一次改革服務界面是采購設備。第二次服務界面上移是采購工程,所以有了工程公司。第三次服務界面的上移是2000年初,是經營層面上的服務上移,包括污水處理廠的運營、垃圾處理廠的運營等環境治理的服務環節。

現在迎來了第四次服務界面的上移,政府要求企業提供效果。未來專業化的公司將成為主導,環境一級開發市場與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將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幫助政府解析如何實現效果。

趨勢六:高標趨勢改變收益結構

“被別人剪了幾十年羊毛的環保行業能否剪到別人的羊毛?”傅濤指出,環境為什么這么差?是因為其他行業造成了污染,透支了我們的環境和資源,最后卻由環保行業的稅收和收入來支付過去的欠賬。

做房地產的割點羊毛,做化工廠的剪點羊毛,最后造成環保行業負債累累。這些割走我們羊毛的行業做到極致化先走了,今天環保行業也開始了極致化的發展趨勢,這將改變收益結構,為行業帶來驚喜。

趨勢七:產業模式開始轉變  從B2G向B2C過渡

新環保法為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設專章,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而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特點也使的公眾參與功能被不斷的強化,如果不能很好解決三方關系,產業發展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傅濤認為,在此背景下,僅僅讓政府滿意的環境企業已經不再是好的企業,產業最終會從企業對政府(B2G)向企業對公眾(B2C)過渡,因為環境服務最終受益者是公眾,如果不能從公眾中獲得相應的影響和認知,實際上服務將很難落地。

趨勢八:移動互聯開始影響產業

“最終B2C的轉型會讓環保產業結構、價值結構發生變化,很多環節都會發生變化,環境企業會越來越受到公眾的影響。”

而移動互聯將最大程度上調動公眾的參與互動,影響公眾感知。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給很多行業帶來了強大的沖擊。目前來看,互聯網對環保產業的沖擊相對較慢,但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很多環保企業已經覺察到這一點,并開始了積極的研究和實踐。

趨勢九:環保公眾品牌時代來臨

社會化程度的加強,使得品牌力量已經在發揮無形的作用。

由于以往環保企業只重視在政府和用戶心目中的品牌,公眾感知較弱。目前環保企業中,除上市公司外,很多品牌都是百姓不知道的或者是不熟悉的。

傅濤強調,“未來環保企業需要重視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的品牌,環保公眾品牌時代已經來臨。”

編輯:李曉佳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