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報告集》首發式于“世界水日”——3月22日上午在北京科技會堂舉行。
2001年,伴隨著新世紀的曙光,人類又揭開了一個新的歷史篇章。剛剛在兩會上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繪就了新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份宏偉藍圖,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階段。當目標已經明確,藍圖已經繪就時,我們更加關注中國的水資源能否支持我國的糧食供應、能否支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水資源問題,江澤民總書記指出:“水是人類生存的生命線,也是農業和整個經濟建設的生命線”。中國的水問題十分突出,預測到2030年人口增至16億時,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760m3。按國際上一般承認的標準,人均水資源量少于1700m3為用水緊張的國家。因此,我國未來水資源的形勢是嚴峻的;當前面臨的問題是: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資源的緊缺與用水的浪費并存:水土資源過度開發,造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水環境惡化和水質污染迅速發展,已到極為嚴重的程度等。解決不好洪水、缺水和水污染三大患,水資源將會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
為此,中國工程院緊緊抓住這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從民族生存發展和綜合國力競爭的高度來研究中國水資源戰略。在國務院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98年大洪水之后,組織了覆蓋多學科的43位兩院院士和近300位院外專家,開展了“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經過近兩年的緊張工作,提出“必須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以及防洪減災、工農業及城市用水、防污減災、生態環境建設、北方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問題等8個方面的戰略性轉變和必須進行的水資源管理體制、水資源投資機制、水價政策等3個方面的改革措施。
該研究項目的成果傾注了兩位主持人錢正英、張光斗院士以及水利、農業、環境、林業、城建等各方面專家的心血,有些建議已列人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出版《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報告集》將有助于我們學習貫徹兩會精神,更深入地了解、認識中國的水問題,更好地落實“十五綱要”提出的任務。
該《研究報告集》共9卷:《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及各專題報告》、《中國水資源觀狀評價和供需發展趨勢分析》、《中國防洪減災對策研究》、《中國農業需水與節水高效農業建設》、《中國城市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中國江河湖海防污減災對策》、《中國生態環境建設與水資源保護利用》、《中國JL方地區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南水北調問題》、《中國西部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溫家寶副總理在為本報告集所做的序言中說“本報告集匯集了該項目研究的系列成果,內容豐富、觀點鮮明、立意高遠,是院士、專家們多年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對各級政府決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報告集的第一卷,由錢正英和張光斗兩住院士主編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及各專題報告》,已于2001年3月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后8卷將于今年6月左右陸續出版。
在、21世紀的開始,在我國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時候,我們迎來了新世紀的第一個“世界水日”。我們企盼著在中國大地上持續地開展一場提高用水效率的革命,進一步提高全民節水的意識,逐步建成現代化的節水防污型的社會,實現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項目組全體同志的心愿、也是出版本“報告集”的最終目的。(2001年3月21日《中國水網》采編)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