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六屆)上海污泥熱點論壇開幕在即,其中引人矚目的一個環節是: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三大污泥聯盟對話“藍色思維之下污泥領域的共生之路”。三家聯盟有哪些異與同?在新形勢下,將怎樣攜手共同推動我國污泥行業的產業化發展?
三大聯盟均于最近幾年成立,說明了污泥問題受重視程度逐步升級,污泥處理事業蓬勃發展,而且在“環境產業由二維走向三維”的時代,產業聯盟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不可或缺,聯盟組織在產業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三大聯盟的側重點又各有不同。
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簡稱“污泥技術創新聯盟”)于2014年5月獲國家環境保護部批準,由國聯環境、E20環境平臺等14家污泥行業領先企業共同倡導成立。它以藍色經濟為指導理念,倡導優秀的污泥處理處置機構相互協作,形成產業生態族群,設立“環境醫院”,為我國不同地區的污泥處理處置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環境產業發展方向與藍色經濟理念所倡導的方向最為契合,這意味著在環境產業中推導藍色經濟可能最為便利、獲利最大。”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希望聯盟可以成為接通生態循環的污泥處理處置的主力軍,完成從根本上解決中國污泥問題的終極使命,“如果說中國人有中國夢、環境夢,那么,中國產業界的污泥夢就是讓污泥問題不再成為困擾社會、困擾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
污泥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原無錫國聯發展集團董事局主席王錫林表示:“未來,我們將借鑒師法自然的藍色經濟理念,發揮所長,通過聯盟這個共生、共榮、共贏的平臺,在污泥資源化利用方面積極合作、共同探索,為污泥產業市場化發展探索一條更加光明、可以長久發展的興盛之路。”
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簡稱“國家污泥聯盟”)成立于2011年11月,2013年10月經科技部批準,成為國家級試點聯盟。聯盟宗旨是以國家需求和市場為導向,集產學研用優勢力量,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溝通與戰略合作,以污泥資源化為核心,突破關鍵技術,解決瓶頸問題,提高裝備水平,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國家污泥聯盟理事長、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戴曉虎認為,我國污泥處理處置還沒有明確目標,這導致目前我國處理技術路線尚不清晰。他指出,污泥資源化利用是未來發展方向;污泥和城市有機質區域化集中協同處理是未來發展模式;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有效結合是技術成功推廣應用的關鍵。
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由北京中科博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等單位發起,于2014年1月成立,促進會的宗旨是開展污泥處理處置技術交流及政策咨詢,調研污泥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和難題,推動污泥示范工程建設,推廣循環利用和低碳技術應用,促進污泥行業健康發展。
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陳同斌分析,我國污泥成分與國外不同,一味“拿來”國外的技術處理國內污泥,不行。他認為:“污泥土地利用無疑是污泥處理處置的一個重要方向。”
百川歸海,殊途同歸。三大聯盟仁智互見,在污泥熱點論壇上將針對污泥產業頂層設計、技術標準、商業模式創新等話題集思廣義,展開一場精彩的對話,值得期待。2014(第六屆)上海污泥熱點論壇將于9月19-20日在上海同濟大學一二九禮堂召開,歡迎參加,敬請關注。
編輯:貢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