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業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未來五年水務市場將呈現何種競爭格局?企業又如何在變化和競爭中發展?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虹海,桑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文一波,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鵬,中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范曉軍,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文波和國中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勇軍等幾位水業風云人物在2014(第十二屆)水業戰略論壇的總裁對話環節上暢談了各自在水務行業多年的心路歷程,表達了對水務市場未來的信心,更給大家描繪出了未來水業發展圖景。
由左至右:傅濤、張虹海、文一波、郭鵬、林文波、范曉軍、朱勇軍
北控水務張虹海:資本 活力
跟資本市場合作,到資本市場融資,這是北控這幾年高速發展的經驗。
北控水務是成功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結合的典范,在2008年收購中科成后,北控的背景加上中科成的活力,兩者發揮了各自所長,能量得到了爆發。“現在北控的隊伍是一支想干環保、能干環保、能拼的隊伍。”張虹海信心滿滿地介紹,到去年為止,北控市值已經突破了400億港幣,高的時候接近500億,去年營業收入64億港幣。用他的形容,“北控這幾年的發展超乎大家的想象。”
張虹海認為,在未來五年,將有越來越多的環保公司會去跟資本市場合作,走到資本市場融資,這也是北控這幾年高速發展的一個經驗。如果大家要走到這條路上,可能對企業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桑德集團文一波:專注 定位
未來行業將只有平臺公司和垂直公司,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要么瘦身,要么更強壯一些。
“過去二十年,桑德一直在水務行業第一線,也因此對行業的發展、存在的問題和機遇看得比較準確。”文一波將桑德的成功歸為準確的判斷和始終的專注。他認為桑德抓住了每個階段產業發展的機遇,而且始終走在產業發展的最前面。
對于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文一波認為基本上會有兩類企業,一類是大的平臺公司,另外一類是垂直公司。平臺公司有很強的技術推廣能力、政策影響力、市場化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另外在每個垂直領域會有不超過十家公司。在這個過程中間,大家可以找自己的定位,要么就是瘦身,要么做得更強壯一些。
首創股份郭鵬:整合 集中
未來產業的資產應該是逐步整合,運營服務逐步集中,技術不斷領先。
如果想成為一個領先行業的公司,能力必須是綜合的,而不是單純某一個領域的突出。“首創今天到了一個要構建綜合能力,然后再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階段”,郭鵬如是表達。
他認為,在未來產業的資產應該逐步整合,運營服務應該逐步集中,技術應該不斷領先。集中分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資產集中,第二個是服務的集中。首創希望在未來能夠看到幾個非常專業的服務商,能以對社會有高度責任感的心態進入到水務行業。這樣在五年以后行業才會逐步壯大,而不是停留在一個低層次競爭或者低層次的發展上。
創業環保林文波: 技術 多元
創業環保的戰略思路是技術為先導,多元化發展。
創業環保上市之初以快速擴張為主,后來調整為技術加運行加多元化發展。在林文波看來,未來五年,環保市場會更有活力。并且細分行業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在細分行業商業模式確定之后,怎么把公司做好?他的判斷是應該在技術領域有更好的發展。
創業環保把戰略思路調整技術為先導,其他方面多元化發展。現在是以技術為核心,把公司的基礎打牢,把技術研發作為公司的一項主要工作。現在創業環保有幾十項專利和一些發明,在污水處理領域收到了一定效益。“下一步,我們會在綜合發展基礎上,把主業做好”,林文波說。
中法水務范曉軍:冷靜 穩健
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沒有放棄,沒有抱怨;在最好的時候,我們也沒有冒進。
“中法水務在中國的戰略三十年前就已經定型,就是要在中國環保水務市場有一席之地。”范曉軍絲毫沒有掩飾中法水務的雄心壯志。他表示,中國市場一直處在變化中,在不同的時期,中法水務都在適時地進入工業污水領域、工藝處理領域、固廢處理領域,并在對市場細致分析觀察的基礎上作出了正確決策。
中法水務在中國的發展模式是技術加管理加資金還有誠信。中國市場整個趨勢是向好的,但在過程之中也有上有下。在最困難的時候中法水務沒有放棄,沒有抱怨;在最好的時候,也沒有冒進。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智穩健始終是投資的主線。“今天我們依然對中國市場有信心”,他說。
國中水務朱勇軍:機會 責任
中國水務行業未來五到十年的市場機會在農村。
與在座其他企業家相比,朱勇軍對未來水務市場的判斷更加具體,方向也更加明確。“未來國中水務會專注于兩個方面,一個堅信科技是引導這個行業的未來;二是認為國水務市場未來五到十年市場機會在農村。”朱勇軍再次強調了他對農村市場的看好和決心。他認為,過去二十年里,從設施處理能力來講,中國的城市水務基本到位,但是農村基本被遺忘,而現在正是一個新的機會。
因此,國中水務未來將把主要的精力財力物力投入到這方面,希望在農村廣闊天地里頭,能夠迎來一次新的大有作為的機會。雖然農村水務市場的商業模式尚不完善,政策法規也不健全,但他覺得改善農村水環境是水務企業肩負的歷史責任和社會責任。
編輯:貢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