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元月,中國水網特別推出“2013年度中國水業十大新聞”,盤點年度政策與市場熱點,詮釋產業發展重大動態,探求市場未來方向,提供企業發展借鑒與參考。讓我們與您一起回首2013,尋找過去一年的行業十大新聞。
1、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提出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此外,全會首次提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成為重要的改革議題之一。《決定》提出,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決定》解讀: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xml:namespace>
2、國務院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促進環境服務業升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2013年7月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部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出要加強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二五”末,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90%左右。會議指出,要放開市場準入,釋放改革紅利,凡社會能辦好的,盡可能交給社會力量承擔。預計15年后環境產業空間應能達到10萬億元,環境服務業占比將達到50%。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將拉動經濟增長、精簡政府機構并為環保產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發布,排水許可和污泥處置入法
2013年10月2日,李克強總理簽署《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并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醞釀十余年之久,排水行業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法律文本。排水戶未取得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補辦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并處以罰款。同時,《條例》明確提出國家要鼓勵采取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
4、特許經營法被納入立法規劃,市場化投資將有法可依
2013年10月30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已明確的68件立法項目中,11項涉及生態文明建設。其中,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法正式列入本次立法規劃,成為第二類“需要抓緊工作、條件成熟時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環境產業期盼已久的特許經營立法終于被正式提上日程。
5、北控水務加大并購,掀起水業并購浪潮
2013年,北控水務加快企業并購的步伐。3月,以9500萬歐元收購威立雅葡萄牙項目;7月,又以2.7億元收購建工環境發展60%股權;9月,先是斥資13.5億元收購標準水務其下屬兩個全資子公司,隨后又與實康水務和實康集團簽訂9.55億元并購協議。2013年水業并購潮演繹得如火如荼。北控水務、首創股份、桑德集團、中法水務、國中水務、中國水業集團等水務企業憑借巨大的資本優勢通過并購促進各自業務的擴張,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并購的熱潮。
6、企業爭先掘金農村給排水市場
2013年11月,環保部印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等四項文件,使農村環保再次成為關注焦點。2013年,多地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四川、海南、陜西、河南、甘肅、貴州、江西等地分別新建大量農村飲用水工程,并興建污水處理設施,改善農村水環境。桑德國際、北控水務、首創股份、國中水務、海南立升等公司均已展開針對小城鎮及農村市場的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探索。
7、桑德20年新起點,樹立民營環境企業標桿
從技術提供商、EPC提供商、BOT模式到資本上市、開拓國際市場、創建鄉鎮污水治理新模式,桑德集團20年的發展歷程見證了中國環保產業的發展。2013年是桑德成立20周年,亦是收獲頗豐的一年。2013年8月,收購北京市政集團3座污水處理廠;11月,與7家銀行機構簽訂1.1億美元融資協議,并在年內中標多個污水處理項目,朝著下一個目標堅實邁進。
8、央企新涉水加碼,將成新生主力軍
2013年,央企在水務市場的動作更加深入,并購/收購、合資等方式成為快速進入及實現規模擴張的主要方式。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獨資設立中節能水務,并已收購包括湖北博實在內的3家企業。中建總公司積極組建水務投資集團;中信環保正以并購方式實現水務和固廢領域的快速擴張;清控環境嘗試探索打造人居環境綜合平臺,即將并購發力。這些央企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在如今資本力量愈加顯現的水業市場里具有極大的競爭優勢。
9、8家污水處理廠違法上黑榜,環保企業責任風險加大
2013年10月,環保部通報了2013年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有關情況,其中通報的環境違法企業名單有8家污水處理廠赫然在列。監管的嚴格使環境企業的責任風險也隨之加大。
10、多地水污染觸目驚心,并多現癌癥村,水污染治理社會呼聲加大
從年初的山西長治苯胺泄露、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被嚴重污染,到河北滄縣地下水污染事件、廣西賀江重金屬污染事件等,都顯示出我國水污染面臨的嚴峻形勢,多起水污染事件的接連上演觸目驚心。淮河流域的河南、江蘇、安徽等地出現“癌癥村”。這些“癌癥村”多集中在中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環境污染,特別是水源污染。2013年6月,《淮河流域水環境與消化道腫瘤死亡圖集》出版,首次證實了癌癥高發與水污染的直接關系。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