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位優秀污水廠廠長眼中的最佳環保設備”評選結果發布,國內外400多個品牌參與評選,最終146家設備品牌脫穎而出,獲得“滿意度品牌”稱號。主辦方中國水網結合本次調查的第一手數據,總結分析了目前我國污水處理設備市場存在的5大問題。
首先,設備企業數量眾多,競爭激烈,市場分散。近年來,我國污水處理規模不斷擴大,根據《關于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2013年第一季度建設和運行情況的通報》,截到2013年3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3451座,污水處理能力約1.45億立方米/日,較2012年底新增污水處理廠111座,新增處理能力約300萬立方米/日。據中國水網李斌介紹,隨著污水處理規模的不斷擴大,污水處理相關設備公司數量也急速增多,同時也吸引了國外大型污水處理公司的關注。目前,中外污水處理設備企業數量眾多,魚龍混雜,市場競爭相當激烈。
其次,設備標準化程度低,國產設備品牌優勢領域基本上以非標設備為主。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但國產化較高的設備主要集中在非標準化的機械類水處理設備上,如格柵、刮吸泥機、潷水器、曝氣、閥門等設備的市場占有率、性能質量等方面均受到用戶認可。
第三,污水廠的核心處理工藝設備依賴進口。調查顯示,由于監測檢測、泵、攪拌器、膜元件膜組件等設備的核心技術掌握在發達國家,且技術轉移不成熟,至使這幾類核心設備市場國外品牌占比較高,約為55%。
第四,設備質量參差不齊,服務體系缺乏標準化、規范化、一體化。在走訪時,部分污水廠工作人員表示,我國污水處理售后服務體系并沒有成型,存在售后服務不及時,更換零配件收費等問題,售后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第五,設備用戶在招標、采購環節中缺少設備選擇依據。據李斌介紹,在調查過程中,多位污水廠廠長及總工表示,目前行業內缺乏系統的設備采購指南,在設備采購時,采購方基本上是憑借多年經驗進行甄別,但由于存在經驗陳舊或不足等問題,所以十分需要權威、專業、全面的污水處理設備的相關信息,這樣有利于選擇適合于用戶的產品。
基于以上問題,中國水網提出了以下對策:完善設備標準規范,促進設備標準化水平的提升;同時,增進企業間合作,加強產業鏈協同和行業間交流,從而及時掌握行業用戶需求,改進自身產品與服務質量;在核心技術方向,需借鑒、引進和改進國外先進技術,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另外,設備企業還需加強品牌宣傳、售后服務,以增強用戶對產品的了解;最后,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助力設備企業由傳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
相關新聞:
編輯:朱麗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