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2012年中國環境狀況報告》顯示,我國地表水整體為輕度污染,地下水處于較差-極差級別的過半,全國水環境質量不容樂觀。目前水體污染形勢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健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2012年,國家批復《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積極開展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日前,《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發布,標志著我國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未來,水體修復將成為環保行業發展的重要領域,據中國水網《中國水業市場研究報告(2013版)》研究顯示,從2012年開始,水環境修復項目市場規??焖僭鲩L至33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3倍多。
流域水環境面臨嚴峻挑戰 治理修復逐步推進
隨著人口及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區內河及相關水體的環境狀況越來越差。據報道,我國城市河道大約有5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關部門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實施了包括引流、截污、清淤等一系列整治措施,但是隨著城市污水排放總量的不斷增加,污水處理率如果未能同步增長,將迫使城市內河接納污染的負荷越來越大,大多數河段淤積嚴重,水流不暢,納污容量越來越小,內河水質普遍越來越差,將嚴重威脅居民身體健康。因此開展城市河道水體進行治理修復,是社會經濟發展、城市景觀、生態環境建設的迫切需要。
“十二五”期間,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由“污染防治”到“污染防治加生態修復”,這是流域污染防治理念上的大變化。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今年年初曾指出,我國還需按照“一湖一策、一河一策”的思路,凝練出流域治理的整裝成套技術,探索水污染治理的模式和創新機制;構建產業技術的創新戰略聯盟,整合各類資源,實現產學研用的深度結合,推進專項成果的推廣應用。
目前,全國各地正積極開展城市水體修復治理工作,改善城市流域水體,加強防汛能力。今年4月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指出,北京計劃通過采取現有污水處理廠深度挖潛和在城鄉接合部重點村莊、居民小區及河道干支流重點排污口建設臨時治污工程等措施,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9萬立方米/日,初步改善城區河道水環境質量。重點對清河、涼水河、蕭太后河等河道內垃圾、漂浮物等進行打撈、清理。6月初,三年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確定的34條中小河道全部完成清淤清障。日前,佛山市召開水環境治理工作督辦現場會宣布,到2015年底,全市主要河涌水體將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未來幾年,佛山市將積極實施內河涌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等七大工程,共計271個項目,總投資約128.64億元。
地下水污染嚴重 水體修復市場廣闊
據《地下水質量標準》顯示,全國地下水資源符合Ⅰ類-Ⅲ類水質標準的占63%,符合Ⅳ類-Ⅴ類水質標準的占37%。其中,我國平原地區淺層地下水污染情況嚴重。以華北平原為例,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幾乎已無Ⅰ類地下水??梢灾苯语嬘玫蘑?Ⅲ類地下水僅占22.2%。需經專門處理后才可利用的Ⅴ類地下水則占56.55%以上。
《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全面監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有效控制影響地下水環境安全的土壤,科學開展地下水修復工作,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體系,將投入346.6億元支持6大項目用于地下水污染防治。日前發布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指出到2015年年底,優先啟動地下水污染調查、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等一批地下水污染防治項目,2015年后適時動態增補項目。未來十年,包括地下水質監測、工業廢水處理等在內的多個細分領域有望分享這一市場。
目前,中節能、、新之地、環能德美、博天環境、先河環保等企業已率先投入到流域水體和地下水的修復治理領域,為更好的完善水體修復技術做出貢獻,引領我國水體修復市場不斷向前發展。
盡管現階段水環境修復市場尚處發展初期,但在國家政策、規劃的帶動下,我國水污染治理有望獲得新的突破。更多有關水體修復技術的話題討論,請關注6月29日“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中“市政污水與新水源深度論壇”的精彩內容。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