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原本被視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如今卻頻頻被詬病為造成環境污染的一大誘因。的確,由于監管的失位以及園區產業集中污染大,工業園區逐漸成為了“排污大戶”。而水體破壞更是工業園區引發系列污染問題的重中之重。
必須吞下的“硬骨頭”
相比于一般的生活污水,工業園區產生的廢水算得上是一塊 “難啃的骨頭” ,污染物量大,不同行業的廢水成分不同,有些還有毒性,具有復合型、壓縮型的污染特征,處理技術要求復雜,處理難度大。
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汪誠文曾表示,工業園區所產生的廢水行業性結構特征明顯,不同類型的園區的污水有著不同的處理難點,一些園區產業結構復雜,污染物種類多、水質水量變化大,使園區污水具備了復合性特征,工業集中、水環境容量小,園區污水還有區域性結構特征。
但是工業園區的水污染問題是必須攻克的,這不僅關系到人民身體健康與生態安全,更關系到我國工業的健康發展。
治理思路在何方?
在國家大力推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以及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的背景下,工業園區的廢水治理必將加速。伴隨著國家對工業污染監管力度的加強,以及“工業治污”市場的逐漸開放,未來工業園區的廢水處理將朝著“高效化、集成化、智能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處理設施高效化: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行效率,逐漸成為工業園區廢水處理項目的重要考核指標。本著節能增效的宗旨,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設施將朝著低能耗的方向發展,同時設施的運行負荷率也將提高,避免出現產能閑置,污水處理廠曬太陽的情況。
處理工藝集成化:工業園區內各企業分散處理廢水,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還存在著監管的困難等問題,各企業將廢水進行預處理,再以付費方式統一進行處理模式逐漸成為主流。特別是膜技術、“廢水零排放”技術等處理方式逐漸成熟的情況下,集成化處理工藝的優勢更加突顯。
管理手段智能化:將廢水納管收集并監管企業的廢水預處理情況是一項重要工作,如果不能有效把控水量、水質將對處理設施造成沖擊,同時影響出水水質。智能化的管理系統對于工業園區廢水處理好處多多,可以杜絕企業偷排、違排,同時有益于工業園區內廢水管路的檢修。
運營團隊專業化:伴隨著“專業化運營”模式的逐漸成熟,具有專業資質的工業園區廢水處理服務商正逐漸增多。工業園區需要的是廢水處理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它不僅應具有處理技術的優勢,而且可以提供包括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一條龍服務。另外專業化治理的突出優勢在于,責任意識更強,處理效果更好,因為治理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公司收益。
更多工業園區廢水處理解決方案及成功案例,請關注將于6月28日-29日舉辦“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屆時將有多位學術專家及企業代表在分論壇“工業廢水治理深度論壇”上,分享工業園區廢水處理的優秀技術與成功案例。
編輯:羅宇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