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安全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越來越成為實驗室操作人員健康的潛在威脅。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社會影響與對于實驗人員的傷害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預制試劑在日常的分析與檢測工作中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近年來,發生了多起實驗室安全事件,如:2013年4國家級煤化工重點實驗室寧夏大學能源化工實驗室3樓發生爆炸,造成兩個窗戶炸損,2名學生輕微受傷;2012年5月,位于浦東新區愛迪生路326號上海永燦化學品有限公司內一實驗室發生爆燃引發火災事故,幸員工被及時疏散,沒有人員傷亡;
2012年2月,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化學樓6樓一間實驗室甲醛泄漏,甲醛是從一個容量為兩三升的反應釜里泄漏出來的,甲醛是實驗的合成物質,保存在反應釜中。校方了解后得知,當時一名老師正在這間實驗室做實驗,但中途出去了兩三分鐘,就在這段時間內,發生了甲醛泄漏事故。
傳統的國標法檢測通常包括前處理、加熱回流、滴定等步驟。而所用的試劑多為濃硫酸、高錳酸鉀、重鉻酸鉀等重金屬離子。這些金屬離子在無形中對操作人員的健康有著嚴重的威脅。在使用濃硫酸時稍有不慎,就會濺到衣服或者皮膚上造成傷害。而哈希的預制試劑是即開即用型化學試劑包或化學試劑套裝,使用時無需進行繁瑣的稱量稀釋等化學試劑配制工作,只需將水樣稀釋到試劑規定的濃度范圍就可以進行測量。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檢測人員的安全與健康。
以測定水中COD試驗為例:國內外普遍認可和廣泛使用的傳統方法是“2小時加熱回流重鉻酸鉀滴定法”,具體操作是:在特質的加熱回流裝置中,于強酸性條件下,用重鉻酸鉀氧化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過量的重鉻酸鉀以試鐵靈作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回滴,根據其用量計算計算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消耗氧的量。而用預制試劑——20分鐘消解COD預制管試劑,只需將適量樣品加入COD預制管試劑管中,蓋好蓋子后,搖晃至液體呈懸浮狀態,加熱20分鐘,測量即可。測量過程無需接觸有毒有害試劑,密封反應也不會噴濺出來,造成傷害。
跟傳統試驗方法相比,預制試劑在安全性能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操作安全 用戶無需親自配試劑(減少了試劑接觸),提高安全性,操作更加容易,增加日處理量。而國標法操作流程復雜需要配制試劑,接觸化學試劑量大,對專業技術要求較高;反應容器微型化,使得操作更加安全便捷。
安全無毒 傳統的國際標準法需用大約6種試劑,包括硫酸亞鐵銨、重鉻酸鉀試亞鐵靈、濃硫酸、硫酸銀、掩蔽劑硫酸汞等主要試劑,在實驗過程中會產生氨氣、水銀等有毒物質,原料中濃硫酸及重金屬對嚴重危害了操作人員的健康。而預制試劑法只需一只COD預制試劑即可搞定,安全、無毒,對操作人員的健康沒有威脅。
環境友好 微回流法只需要少量試劑,密封試劑管可以防止有害物質濺出及提高測量的準確性,也確保了消解過程的安全性,減少了試劑用量的同時也降低了對環境產生的二次污染;而傳統國際標準法資源消耗大,由于使用毒性很大的汞鹽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反應后的廢水處理工作繁瑣,因而預制試劑的使用對環境安全。
綜上,使用預制試劑進行測定,有方法操作簡便快速,分析成本低廉,環保低耗,廢液處理簡單等優點。預制試劑在安全性能方面的獨特優勢使其成為水質分析工作中的幫手,越來越成為水質分析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對安全要求高的生產、科研、教學及野外作業等的日常分析。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