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門自來水”)是供水特許經營方式的先行者,是供水商業模式創新的范本,對于供水服務也有獨到之處,一直是業內學習的典范。據了解,自2000年起,公司每年持續開展“供水服務的滿意度調查”,2012年該項調查顯示,民眾滿意度高達79%。近期,在由中國水網主辦的“2012年度水業評選”中,澳門自來水被評為“2012年度中國水業最具社會責任服務企業”。對此,中國水網記者采訪了澳門自來水公司執行董事范曉軍,他就供水服務、水質、水價等問題談了自己的想法。
澳門自來水公司執行董事 范曉軍
供水服務促進聯盟將促進行業發展
為樹立供水企業的服務品牌,促進供水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供水服務促進聯盟在成立的一年中成功開展了供水服務等級評定、供水服務滿意度指數調查這兩項重點兩項工作,獲得了行業的響應和好評。
澳門自來水作為中國供水服務促進聯盟首批發起單位,范曉軍對聯盟的成立及工作表示了高度認可。 “感謝聯盟能夠搭建這樣的平臺,中國供水行業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行業的發展。” 范曉軍如是說。
范曉軍表示,澳門是祖國的一部分,但澳門處在中國和世界之間。澳門在做公共決策時要征求民眾的意見,征求民意有多種方式,需要第三方的獨立監管,以對政府制定的某項政策有一個客觀評價。聯盟的成立,是跟世界接軌的一種嘗試。希望供水聯盟將來成為真正專業獨立的第三方,對中國的供水行業在服務質量上有一個推動,同時也起到監督作用,并希望政府把供水聯盟的評級和調查工作能夠作為其決策依據。
水質問題是全社會的責任
據中國水網《中國70個城市供水服務滿意度指數調查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在水價、穩定性、水質等7個供水服務評價指標中,用戶對水質的滿意度最低。對此,范曉軍認為水質問題是全社會的問題,并不單單是供水企業的問題。
他指出水務行業不應該承擔過多的水質責任,水質問題是全社會的責任。水污染除了工業污染和農業污染,還有生活污染,每個人對水污染都有責任,保護水質需要全社會共同承擔,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要對水質負責。其次,全社會應對水質有科學的認識,聯盟開展的聯合開放日活動就是引導公眾認知自來水,推廣科學的水質知識,逐漸消除公眾對供水公司的誤解。“這樣的有意義活動應該持續進行,每月都開展。”
水價是水務行業很難逾越的障礙
“水價,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也是一個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更是一個關乎未來發展的問題”,中國水網總編、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曾表示。
“不幸的自來水企業都是一樣的,幸福的自來水企業各有各的幸福”,范曉軍說, “不幸的自來水企業”大多受制于水價。根據范曉軍多年水務公司管理經驗,最難逾越的障礙就是水價。
1999年澳門回歸的時候,為了支持行政區政府而主動提出降低3%的水價,可是在接下來的13年里澳門自來水的水價沒再上漲。澳門自來水在去年7月向政府申請調升供水服務費,到現在還沒有結果。
首創股份董事長劉曉光在“2013水業戰略論壇”上提出,水務行業要向房地產業學習如何融資,而范曉軍無奈的提議“房地產業應該向水務行業學學怎么控制價格”。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