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結構性減稅的重頭戲,‘營改增’對包括水行業在內的環境產業具有積極影響”,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2013(第十一屆)水業戰略論壇”上表示,“從上海的試點來看,粗步計算,營改增實現全年減稅260億以上。”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主題發言
賈康介紹,“營改增”從上海起步,2012年四季度另有12個省先后啟動具體工作的部署,目前據統計加入改革名單的省市已又增加10個。到今年年底,全國大多數的省行政區都將進入營改增行列,預計全國減稅水平將在2千億數量級。從行業角度來看,賈康介紹,到“十二五”末,營改增將在各個沒有特別明顯障礙的領域實現全覆蓋,環境產業同樣在這一基本覆蓋面之下。
談及營改增對環境企業的影響,賈康坦言,“‘營改增’為好的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成長機會”。對于環境企業而言,營改增的減稅機制從長遠角度來說具有正面效益和長效機制,不僅會為企業降低稅收負擔、沒有了重復征稅的顧慮,而且有助于更好的發揮創新主體、市場主體的作用,更能放開手腳進行專業化細分,進一步提高企業提供服務的性價比。當整個行業的產業鏈上下游都實現“營改增”后,企業的有機構成和規范性也得以完善,提高核心競爭力的的基礎,從而在促進了整個業界的升級。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