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科技、節能環保、高值化為特征的我省海洋高新產業正快速發展,亮點頻現在廈門,一批海水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獲得突破,海水冷卻和脫硫技術實現年冷卻利用海水6.98億立方米。
“福建是海洋大省,漁業資源豐富。過去,海洋傳統優勢產業主要集中在以資源采集為主的第一產業,二、三產業比重較小,甚至沒有?!笔『Q笈c漁業廳有關負責人說,傳統海洋經濟依靠資源、資本和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資源消耗大、驅動力小,要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必須轉變發展方式,提升質量。
作為福建省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海洋高新產業主要涵蓋海洋資源開發、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工程裝備等運用新技術、突出新方向的新型產業?!笆晃濉逼陂g,高新產業成為福建海洋經濟轉型的方向,海洋生物醫藥產業迅速崛起,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穩步發展,取得一批水平全國領先、具有產業開發前景的技術成果。
海水綜合利用日趨成熟。廈門市出臺國內第一個城市海水綜合利用專項規劃;海島、船舶專用小型海水淡化整裝設備通過設計定型,已投入生產。在泉州泉港區,山腰鹽場與惠安電廠簽訂接納濃海水合作意向,年產鹽可增加約1.5萬噸。在東山島,投入生產的海水淡化設備日產淡水60噸,年產值約150萬元。
根據規劃,今后幾年,福建海洋高新產業將依托重點園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構建海洋生物醫藥研發平臺,發展海水綜合利用產業群,加快建造高技術船舶、特種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力爭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800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率先建成我國高新海洋產業密集區、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區。
據統計,目前,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海洋高新產業產值年增幅在20%以上,成為我省海洋經濟加速發展的新引擎。
編輯:朱麗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