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第二十個“世界水日”再次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目前我國淡水資源總量大,但人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排名121位,是全球13個平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水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又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4月6日下午,中國水網全體員工走進清河污水處理廠,參觀清河污水處理廠、污泥熱干化廠、再生水廠。
到達目的地后,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清河污水處理廠地面干凈整潔,四周綠樹成蔭,姹紫嫣紅,大門兩邊是寬闊的草坪,中間的噴水池里,一群活蹦亂跳的金魚自由自在地暢游其中。錯落有致的噴泉水柱灑落在清澈的水面上,讓人感覺像置身花園一般。“水池里面的水都是經過處理之后的污水,這些水除了充當景觀用水外,還可以澆灌廠區綠植。”污水處理廠的工作人員介紹。
參觀過程中,水網員工首先聽取了清河污水處理廠白廠長對清河污水處理廠概況的介紹和講解:“目前清河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40萬噸,主要承擔頤和園、圓明園、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回龍觀大型居住區、海淀科教文化區等區域的污水收集和治理。生活污水進廠后經過曝氣沉砂池、生化反應池、沉淀池等多道工序二十多小時的處理,出廠時可達到國家排放水一級B的標準”。全廠參觀中白廠長先后對污水處理廠的格柵間、沉砂池、生物反應池、鼓風機房、沉淀池、污泥處理工程等水處理的核心工藝設施、設備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大量污泥,已經成為新的環境污染源。接下來大家隨清河污泥熱干化廠李廠長來到污泥干化車間,李廠長介紹到,該廠日熱干化污泥400噸(含水率80%), 兩條生產線分別日處理200噸,是目前國內已運行的污泥熱干化項目中處理規模最大的。污泥熱干化后可用做肥料添加劑、有機營養土或制造建材。
在參觀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工程過程中,清河再生水廠李廠長及同行技術人員就清河污水處理廠及中水回用工程的處理工藝特點、設備的調試、污水處理的自動控制技術、污水處理廠現場管理與維護以及當前國內污水、污泥處理技術的長足進步和發展方向等大家關心的技術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此次參觀活動加深了水網員工對污水處理方面專業知識的理解,同時,更讓大家對水資源的節約與保護有了更為直觀深刻的認知。中國水網副總經理殷曉芳表示,“作為水行業第一網絡媒體和產業信息平臺,中國水網將發出更多的環保聲音,呼吁全社會提升節水意識,充分利用循環水;同時知行合一,將提供更多的實地考察機會,組織更多的參觀活動,力爭讓更多的人改變傳統的用水觀念,動員全社會行動起來珍愛水資源。”
編輯:趙恒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