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7-12-25 09:36
來源:
作者: 李偉
十九大后,中國共產黨在時代背景下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全新闡述,充分體現黨領導下的中央政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綠色轉型、發展環保產業的決心。
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不僅體現在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更體現在相應的構建制度和完善法治保障上,在黨的領導下實現生態文明毋庸置疑。作為環保人,更要在生態文明時代背景下順勢而為。在2017(第十一屆)固廢戰略論壇上,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在總結發言中強調,在國家堅定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環保企業要以政治正確為前提,讀懂政策之心、不斷創新、善用資本。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
讀懂政策之“心”
環保行業依靠政策驅動,需要政府推動。要讀懂政策之“心”,就要緊跟政治。政治正確就是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中心,明白了政策之“心”,就能更好的理解政策,預判政策未來,企業就能搶占先機,以政策指導企業行為,順勢而為就能得到政治賦能。如果不能充分讀懂政策之“心”,就只能停留在產業末端競爭,走不長遠。
創新是核心動力
生態文明建設時間跨度大,周期長,難以在短時間內見到成效,看到回報,也無法滿足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必須找到新的增長點,通過創新來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挖掘綠水青山中的產業價值、生態價值、模式創新,這是環保人的創新方向,也是環保產業努力的目標。
從供給側來說,已經無法按照原來的模式只花政府的錢,從兩山論的角度看,就要求不要只看好只花政府錢的壟斷性企業,固廢可能是最先消失的末端產業,最終將走向循環。因此,固廢產業必須要進入3.0時代,為客戶創造價值,創造增量,進入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的時代。
目前,固廢產業從垃圾焚燒廠到垃圾焚燒電廠,再向垃圾填埋場、危廢、環衛,以及有機廢棄物等各個領域延伸,以前分分合合的環保領域,現在都變成生態治理綜合體,向社會輸出生態價值。這種綜合體表現在:環衛已經在大數據和社會生態上尋找價值,這是環衛產業發展很重要的能力;環保監管改變了危廢的邊界,以及產生周期性、局部性的價值高地;對垃圾及垃圾填埋場的價值再認識等。
資本是產業的重要助力
要成為一個有規模的環境公司,要滿足國家、社會、客戶的需求,在目前資本市場普遍看高環境產業的背景之下,企業發展就一定要得到資本的助力,當然,資本也有不同,不需要讓所有的資本都讀懂你,也不需要讓所有的資本都追捧你的股票,但環境企業一定要與有情懷、懂環保的綠色資本共舞。
政治正確是成為偉大環保公司的前提
創新和資本的銜接,可以讓你成為一家優秀的環境企業。而要成為一個偉大的環保公司,光有客戶價值和資本共舞是不夠的,在目前新時代的背景之下,還一定要“政治正確”,要得到政治的賦能,要為黨、為人民做貢獻,這是成為一個偉大公司的必由路徑。
編輯: 程彩云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 、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