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7-03-27 15:44
來源:
作者: 傅濤
毫無疑問,環境2.0時代對環保治理企業來說,門檻高、要求嚴,并非所有的公司都能參與和主導,只有一些優秀的綜合性實力較強“龍頭企業”在發力。
環保產業的重構可能在未來兩三年之內會變得更加激烈。在新的變革之下,尤其是在兩山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導下,環境3.0時代正在到來。3.0時代的環保產業是真正面向未來的政企關系,是環保企業與政府共贏的關系,環保產業將成為政府創造就業、創造利潤、創造GDP的一個產業。我認為3.0時代的環保產業才是我國環保的未來。
2、產融關系是不容忽視的核心關系
十年之前,環保產業跟金融脫軌,是被我們是忽視的,因為那時候金融看不上環保產業,金融投資房地產收益率很大,投資環保行業利潤率僅8-10%甚至更低。現如今,大量的金融資本關注環保,因為別的行業暴利在終結。我們行業的明星公司博天環境,自今年上市以來一個月時間,經歷了17個漲停板,市值曾經達到200多億元。從20億沖到將近200億,這就是產融嫁接資本的力量!現在環境產業的產融結合顯得更加重要,產業界與金融聯手,互相發現價值,我們要建立適用于環境產業特征的行業風險標準,如資本更加流暢地對接產業,讓產業更低成本的資本流通。
3、產業關系是無法回避的交易關系
過去的產業關系非常簡單,作為產業上下游,上游盡量少出線,盡量壓低下游的采購價格,是簡單的價值鏈關系。隨著生態化趨勢,簡單的價值鏈關系已經發生變化:
一方面,從甲乙方過渡到利益共同體,一方離了另外一方可能拿不到這個項目,只有雙方連接成為利益共同體強強聯合,才能為用戶更好的創造價值,開拓新的市場、拿到新的項目。
另一方面,環境2.0時代,政府涌現出的新供給,多半是環境領域綜合治理,單一企業很難成為全產業鏈的公司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全生產上下游的打包整體解決方案,即便龍頭企業,也很難成為產業全能高手。所以應以構建共贏的生態,實現產業全能高手到結構化供給改革。如北控水務在通州水環境治理項目中,生態化地整合了20多家技術資源合作者,理念和合作方式都與以往有很大變化。
構建開放、合作、創新、共贏的產業生態
在開啟的產業或者產融生態圈里,我們倡導的是開放、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而不是相互壓榨、相互拖欠款的失信危機關系。產業生態圈三個原則尤為重要:
一是要講點情懷。我內心非常敬重講情懷的環保企業家,渡人就是渡己,為社會創造價值做出貢獻,同時也賺錢。我認為只講利益的企業沒有未來;二要開放合作,互相發現價值,共同創造價值,用價值實現共贏,而不是用壓低別人的成本增加你的利潤;三要創新為本,告別低價競爭,靠為客戶獲得新的價值而盈利,這需要堅持創新為本,我所說的創新并非只是技術研發,更多的為客戶發現新的價值和新的商業模式,比起技術創新,我認為商業模式的創新更加有必要。
夢想是一種鞭策,你不說出來隨時會改,你說出去了就會有人鞭策你、加入你!在演講尾聲之際,我代表E20環境平臺也發出我們夢想,在共生共存的產業生態圈里,E20著力做緊密的自強連接器,連接供需,盡最大努力為環保產業亮起政策、產業、市場、PPP、商道、金融六座燈塔。通過產融聯盟、聯合大市場戰略對接政府需求,致力于成為一個偉大的環境平臺公司,為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落地做出自己的貢獻!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 、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