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7-01-16 10:03
來源:
作者: 傅濤
其實以前我們的供給都是“母愛式”的,比政府想得更周到,甚至想得更多。現在則應向“父愛式”轉變。真正的商業化公司要以更專業、更權威的姿態,告訴對方未來在哪里,從而給予更好的指導。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改變我們服務的心態,在人格上平等。環保必須要創造價值,必須以經濟為驅動,能夠為經濟利益,為政府的非環保系統作出貢獻,這才是未來真正的環保公司,新型的環保產業。
“兩山論”背后的產業邏輯是什么?金山銀山如果不開發出來也是不值錢的,如果石油沒有被開發出來也沒有價值。只有實現商品化的資源才能實現對價,才能實現資本化,而并非所有的資源都能實現商品化。
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后,沒有孤立的環保產業,沒有孤立的工業,大家是一體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劃等號的。要從三個方面看當下:從戰略上講,要堅定兩山論;從策略上,要認真分析客戶需求,發現對方客戶顯而不見的、隱而易見的需求,不能在顯而易見的需求上掙扎、壓價;從執行上,我們需要攜手通行,如果說經濟是督脈,那么環境是任脈,是個小周天的循環,本身是一體的。在過去,經濟發展只講經濟,環保產業只講環保,但只講環保,不給出經濟的出路,也不可能實現循環。
我相信,按照兩山、兩脈的邏輯,未來十年最偉大的公司屬于環保境公司。三十年前,最偉大的公司是電器公司,二十年前最偉大的公司是房地產公司,近十年最偉大的公司是互聯網公司,未來一定屬于環保公司。但只做成本分析的公司永遠不可能偉大,不會成為政府的成本中心。沒有偉大的保姆,一定是偉大的母親、偉大的父親。
向智者問道,與強者同行
E20在認識到產業變革的壓力后,感受到了一種責任。我們也經歷過3個階段,一開始看山就是山。我們做政治研究,做行業品牌,在平臺上獲得過收益,做得很累很苦,雖然做了十七個年頭,也不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后來我們發現,看山不是山,必須要到別的地方去賺錢,所以我們去新三板掛牌,去研究商道,有成績,但是企業分割。現在,我突然發現看山還是山,因為真正的政策研究、戰略型研究,真正的圈層平臺、產業媒體,會對我們整個行業的市場開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行業需求方向都是系統性、環境質量環境效果型的,而我們的產業供給呈碎片化、點狀化,是自嗨的。需求和供給斷裂。E20在2017年的目標就是想做連接體,想解讀政府的綜合性需求、經濟轉型發展性需求和環境需求,想把環境企業的供給有效補足,讓政府能夠接得上。政府需求不光能帶動產業需求,還會幫助企業在紅海中獲得市場。為此我們在戰略方面做了大量討論,確立了大市場戰略。我們的敲門磚是“一城一策”的頂層設計,針對每個地方政府的不同需求進行把握。如果你有資源、有專業技術、有資本、有夢想、有智慧,可以和E20一起前行。E20本身不是一個真正的具體環境公司,但和行業、和企業家、和政府、和機構在一起,就能夠發揮更多的價值。
記得十六年以前,文一波說要建100個污水廠。當時就有一篇文章出來,說桑德是騙子,現在的桑德實現了他的夢想;五六年以前,趙笠鈞剛剛啟動幾千萬的時候,說要在十年之內市值過百億千億,很多人將這句話當做說笑,這幾年博天一飛沖天,上周過會了;碧水源剛上市的時候,很多人看不起,如今成為市值最高的環保股;多年前的垃圾領域,很多公司認為垃圾焚燒沒法執行,中國的垃圾根本不可能走到焚燒,而如今,很多垃圾焚燒公司正快速發展。很多給環境產業唱空的預言家都失敗了,而環保領域的夢想家大部分都實現了夢想。在這里,我們要向環境企業的夢想家們致敬。
E20也在加入產業夢想家的團隊,我們要繼續大膽地實踐下去,一起共同發展。希望E20圈層能夠成為有夢想企業家的聯合組織,大家一起獲得更好的發展,也歡迎“野蠻人”成長為專業的公司,大家一起共同發展。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 、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