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08-10 13:45
來源: 環境衛生工程
作者: 劉建國
生活垃圾首先而且主要是污染源,其次才是資源。這一定位決定了垃圾處理的出發點是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決定了居民作為“污染者”對垃圾處理負有的當然責任,也決定了政府是垃圾處理資金投入和運營監管的責任主體。
分類收集是現代化垃圾處理系統的要件,但不是前提。分類目標、分類方法、分類進度需要與區域垃圾特性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本身也是一個持久的、動態的、漸進改善的過程。我國現階段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目標應定位于著力降低垃圾含水率,提高處理系統的資源能源回收效率和二次污染控制水平。
我國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應走多元并舉之路,取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路線之長,逐步形成生活垃圾處理的中國模式。在未來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系統中,生物處理技術是實現系統優化的關鍵環節,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和發展空間。
本文作者: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建國
編輯: 李曉佳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