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4-01-03 10:37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以發展生態環境關聯產業為抓手,科學謀劃 EOD 項目,解決生態環境治理外部經濟性難以內部化的問題,健全生態環境治理的市場化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的積極性,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二 ) 編制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以切實解決當地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聚焦重點、實事求是,不貪大求全、不生搬硬套,確保項目實施的生態環境效益。
堅持增值反哺。注重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的關聯性,堅持以生態環境治理提升產業開發價值,產業發展增量反哺生態環境治理。做好項目遴選和測算,實現項目資金自平衡。
堅持整體實施。推進項目統籌謀劃,強化一個項目實施主體一體化實施的可行性,實行項目投資整體測算、財務分析整體可行、項目實施整體推進。
堅持市場運作。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要素保障、投融資運作、運維經營等,提高項目可操作性,保障項目落地實施。
堅持守正創新。強化項目實施的合規性,落實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不以任何形式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結合區域實際,依法合規探索政策、機制、措施等創新實踐。
二、實施方案主要內容
(一)項目總體情況
1. 項目區域概況
簡要說明項目所在地區域范圍、自然條件狀況、社會經濟狀況、優勢特色產業等。圖示說明項目所在區域地理位置。
2. 生態環境現狀與突出問題
(1)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基于項目所在地生態環境現狀與本底調查,結合生態環境保護任務目標等要求,識別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分析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說明已開展的工作。
(2)本項目擬解決的生態環境問題
研究提出本項目擬主要解決的生態環境問題,提高擬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內容的針對性。
3. 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思路
生態環境治理與關聯產業應滿足《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實施導則(試行)》要求。
針對本項目擬解決的生態環境問題,確定生態環境治理主要內容。明確周邊可供開發經營的關聯產業主要內容。關聯性不強的內容不得納入項目范圍,避免項目分散、隨意捆綁、貪大求全。重點謀劃邊界清晰、融合度佳、布局集中、基礎好、“小而美”的項目。設計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思路圖,提供空間布局圖,解釋說明融合發展思路。
融合發展的主要形式包括兩個方面:
①生態環境治理與關聯產業內容空間臨近。生態環境治理后能夠有效提升關聯產業發展品質,實現產業收益增值,并反哺生態環境治理。
②項目內容間具有產業鏈上下游關系。生態環境治理是關聯產業的要素基礎,是本項目產業鏈的重要環節。關聯產業對生態環境具有較強的依存性。
4. 項目實施目標
根據項目實際,設置涉及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的多維度目標指標體系。重點需明確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定量目標。提供指標現狀情況以及項目實施后目標指標對照表。
目標指標設置應注意以下問題:
①生態環境目標須有針對性,針對區域待解決的生態環境問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提高生態產品供給。
②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應以定量目標為主。
③項目目標指標不宜泛化,不應以區域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替代本項目目標。
④項目目標指標應符合項目實際,具備項目實施可達性。
(二)項目內容
1. 生態環境治理內容
(1)治理方案分析
EOD 項目生態環境治理內容須能夠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支撐本項目目標指標達成,并滿足項目融合發展要求,是生態環境治理系統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施內容。
基于資料收集分析、實地調查踏勘、專題研究論證等研究工作,明確生態環境治理方案。
按照問題—目標—方案—措施之間的邏輯關系和支撐作用,列表說明本項目擬解決的突出環境治理問題、設定的生態環境治理目標指標、擬采取的解決方案,以及分解設定的主要項目內容,提高項目治理內容的針對性及目標可達性。
(2)建設內容與規模
說明生態環境治理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地點及范圍、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技術路線、主要產出等。
相關要求:
①生態環境治理內容應主線明確,重點聚焦 1-2 個生態環境要素類型,規模適中。
②生態環境治理技術應成熟可靠、經濟可行。
③確定生態環境治理內容與范圍時,應優先考慮其與產業的關聯性及項目資金平衡,其次是生態環境治理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
2. 關聯產業內容
(1 )產業市場分析
編輯: 李丹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天津創業環保、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