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3-04-17 09:35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王洪臣
第二、針對王洪臣老師演講中提到的幾個市場化率。我國目前污水的市場化率大概是48%,供水的市場化率在5%—10%之間,環衛是36%,市場化率最高的是垃圾焚燒87%。那么對標美國,美國水務市場的比例情況是,公建公營就是非市場化部分為80%,輕資產委托運營為15%,重資產也就是我們標準的市場化部分是5%。再對標美國水務行業的收入,美國有一家水務公司(市場化的小公司)薪酬比例,CEO的年收入在500萬美金以上,薪酬情況是比我們高很多。很多情況不同,也是需要我們多思考的。
第三、王老師在演講中提到的將會有很多BOT項目面臨到期移交的問題,關于特許經營項目到期的情況,薛濤在水業戰略論壇上的演講中,也有詳細的介紹(可關注本公號的后續報道。)
第四、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比如對標美國,我們廠網一體化的解決方案,BOT公司能不能解決?這也是美國和歐洲為什么做一部分市場化倒退的原因。這個其實是對把污水處理廠單點做到最優的企業提出的思考。
還有一件事情也特別典型,正如王老師講到的,一些德國的、英國的重資產公司從中國環保市場離開了,而進入中國環保市場的兩家法國重資產公司尤其是蘇伊士,在重資產退出后,他們在做什么?蘇伊士之前也有一個低谷期,早期在中國環保市場賺錢是比較容易的,把國外的常規市政污水技術在中國引用就可以了,但隨著中國市政污水處理市場規模的日益飽和,企業的市場推進較之前是有一些難度的。但在最近幾年,蘇伊士在高難廢水處理上依然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回過頭看,我國市政污水領域的大佬們,有多少企業能在工業廢水這個皇冠上取得戰績呢?這對我們也是一個鞭笞和思考,當然也離不開技術產品化。
編輯: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