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5-05 10:29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劉保宏 毛茂喬
如何評價營商環境,主要指標有哪些
回到優化營商環境本身,我們有必要了解世界銀行關于營商環境的評價體系,其包含了10個一級指標,從指標體系可以看出,基本是從企業 " 獲得感 " 角度來測評營商環境的,且都可以量化:
一級指標包括了:1、開辦企業 2、辦理施工許可證3、獲得電力。4、登記財產。5、獲得信貸。6、保護少數投資者。7、納稅。8、跨國貿易。9、執行合同。10、辦理破產。基本上核心是衡量一個工業或商業企業在辦理這10類業務時的通常要求的手續,完成這些手續所需的時間和費用,以及最低實繳資本。
文件本身是否經過合法程序,規范程序應該是什么樣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以委令形式頒布了修訂后的規章《政府制定價格行為規則》(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7號)突出強化政府制定價格機制化,規范制定定價機制程序,明確定價后跟蹤監測、評估工作。
《規則》規范了政府制定定價機制的程序,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在現有程序基礎上補充規定了合法性審查和風險評估程序,并進一步強化了公眾參與、集體審議程序,提高定價機制的嚴肅性、規范化。
筆者也咨詢了在市政公共服務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敬霞律師。劉律師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上查詢到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治區物價局、能源局)權責清單》,其中第18條中第2項載明,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有權“實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審批”。
以及根據2019年1月10日起施行的《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21號)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相關規定,政府制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和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等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價格水平,應當實行定價聽證;聽證會應當公開舉行;在聽證會舉行30日、15日之前,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告相關聽證事項。但劉律師團隊查詢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未查詢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臨時降低部分行業用水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桂發改價格[2019]431號)的相關信息。
基于上述查詢情況,劉敬霞律師對這則通知集中有兩處疑問:
1、廣西發改委臨時降低部分行業用水價格是否經過了規范合法的程序,是否舉行了聽證程序?是否通過新聞媒體等方式將聽證事項向社會公告?
2、如果本次臨時降低水價給相關企業造成損害及損失的,將如何彌補?
寧波發改委之前也有過類似文件通知 ,但又有明顯區別
2016年5月30日,寧波發改委發布了《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推進實體經濟穩增促調的若干意見》,意見中提到為扶持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決定對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成長企業實施更加優惠的差別水價政策,執行對象以寧波市工業強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公布的寧波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成長企業培育名單為準。對認定公布的高成長企業,售水價格由現行優惠每立方米0.20元擴大到0.40元,非居民售水價格調整時,優惠差別水價作相應調整,優惠幅度不變。
企業可憑價格權限部門印發的差別水價政策文件、培育企業名單和有效期限的文件以及企業營業執照等資料,向有關供水企業辦理執行差別水價政策手續,執行時間: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
(更多關于差別水價制度、非居民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非居民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的理解,敬請關注E20供水圈層后續文章)
廣西為什么會出這個通知,問題的根源其實不在價格,而在服務
據《中國產經新聞》報道,2018年7月至9月,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選取開辦企業、工程建設項目報建、房產交易登記、用水報裝、用電報裝、用氣報裝、獲得信貸等7項指標,對全國31個省(區、市)開展了營商環境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廣西營商環境大部分指標排名靠后。在用水報裝方面體現為重點解決供水企業服務水平不高、服務流程不規范、辦理手續繁瑣、辦理時間長等問題。問題的根源其實不在價格,而在服務。(鏈接:從供電行業優化營商環境看供水服務的未來方向)
未來優化營商環境供水怎么走,有哪些方法或模式值得參考
如何避免各地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出現理解片面、缺乏系統規劃、無序競爭、出現類似各地人才爭奪戰的偏激現象,我們有必要從初心出發來進行科學系統的設計與行動。
1、湖州模式,科學設置指標,兼顧經濟和環境,對企業進行分類,實施差別化政策,最大限度接近高質量綠色發展。湖州政府以“畝均論英雄”、“創新論英雄”、“綠色論英雄”促改革,按照畝均稅收(權重60%)、畝均增加值(權重20%)、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權重5%)、全員勞動生產率(權重5%)、單位能耗增加值(權重5%)、單位排污權增加值(權重5%)指標,對企業評價分類,按照分類情況對企業進行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其中包括差別化的水價政策。這種做法得到了江浙一帶很多地方的認可,正在逐步推行中,具體可見(鏈接:深入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湖州市出臺企業分類綜合評價辦法!)
2、對企業用水需求進行分類,一方面推進工業節水改造,一方面促進分質用水和循環利用,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大力推廣高效冷卻、洗滌、循環用水、廢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產工藝替代等節水工藝和技術。推進現有企業和園區開展以節水為重點內容的綠色高質量轉型升級和循環化改造,加快節水及水循環利用設施建設,促進企業間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環利用。洗車、高爾夫球場、人工滑雪場等特種行業積極推廣循環用水技術、設備與工藝,優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源。在沿海地區充分利用海水,高耗水行業和工業園區用水要優先利用海水。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 供水研究中心 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