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專欄 > 正文

《中國能源報》:垃圾收費制度貫徹前不宜取消發電補貼

時間: 2019-08-01 11:26

來源: 中國能源報

作者: 趙紫原

近期,住建部等部委印發《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底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2019年起全面啟動,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

隨著上海率先強制實行垃圾分類,業內專家認為,我國已進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固廢產業鏈的廣闊市場空間將加速釋放。對垃圾發電企業而言,熱值提升將增加垃圾發電廠的上網電量,而分類收費制度有望落地,焚燒發電補貼或將逐步取消。

政策加碼 新增3000億元投資空間

本世紀初,我國嘗試推廣垃圾分類制度,但因公民參與率低,“先分后混”現象頻出,一直停滯不前。隨著固廢處理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垃圾分類再次提上日程。

2015年,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求,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有效銜接。

“十三五”期間,垃圾分類話題再起,一系列文件相繼發布。今年6月,住建部發布的《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國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2年,各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相關信息顯示,繼上海市后,北京、深圳等18個城市的垃圾分類地方法規陸續生效。同時,政府投入資金推動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固廢產業鏈的廣闊市場空間將加速釋放。

6月25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首次請提大會審議。此次固廢法大修將垃圾分類寫入法律,并強調加快建立垃圾分類全產業鏈處理系統。同時,生態環境部明確,垃圾分類有望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信息顯示,政策加碼為固廢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機遇,環衛、再生資源、垃圾焚燒等產業將新增3000億元固廢投資市場空間。

發電量上升或增強盈利能力

垃圾分類將為焚燒發電行業帶來哪些改變?

申萬宏源研報預測,焚燒發電行業有望長期保持高增長,2020年前投資建設端空間接近1000億。對存量項目而言,現有補貼機制下,利好主要體現在預處理流程簡化以及助燃劑使用量的減少。預計試點城市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將主要圍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一體化綜合處理產業園將成為主流。

據《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規定,焚燒適用于進爐垃圾平均熱值高于5000千焦/千克的垃圾,在考慮經濟性的基礎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7000千焦/千克為最佳經濟熱值點。

中金證券研報分析,垃圾分類將降低濕垃圾比例,提升垃圾焚燒發電量,帶動盈利能力提升。經測算,如果每噸上網電量提升20度,焚燒企業凈利潤有望增長8%—12%。

“熱值提升有利于二噁英的高溫分解。”一位不愿具名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但是,垃圾分類減少了入爐垃圾總量,熱值的提升能否對沖減量的損失,我們也不能確定,但垃圾分類絕對利大于弊。”

分類收費制度有望落地

上述《草案》明確,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實施生活垃圾處理制度,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結合生活垃圾分類情況,制定差別化的審過垃圾處理收費標準。生產者付費制度有望納入法治框架。

據了解,垃圾焚燒運營的收入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政府支付的垃圾處理服務費,以及垃圾焚燒發電上網帶來的上網電費收入。

目前,我國垃圾處理費有兩種征收方式,一種隨水費征收,比如合肥0.3元/方;另一種征收方式按戶征收,比如河南漯河市5元/戶。記者梳理發現,不管何種方式征收,居民每年支付的處理費最多不超過150元。

E20環境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告訴記者,按照2018年國家發改委綠色價格機制的文件精神推進污染者付費制度的要求,經過測算大約需要向民眾征收300元左右(每年每戶)的垃圾處理服務費,才能彌補政府不到一半的垃圾處置費用支出,目前,這些支出只能由政府買單。

E20研究院在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寧波所開展世行貸款項目--結合垃圾分類的垃圾價格機制,在綠色價格機制方面做了相關探索和研究。參考閱讀:寧波生活垃圾收費機制研究成果發布 固廢產業進入3.0時代透視發改943文:垃圾收費分類雙管齊下,固廢管理進入體系化

12

編輯: 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薛濤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熱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