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5-29 09:07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當然,引起英國和國際社會憂慮的是少數極端的穆斯林對宗教的執著,成為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他們對異教徒持有的極端態度是社會矛盾和社會安全問題的源頭。
英國主流民意認為:宗教之間、種族之間的和諧、容忍與節制的共存需要時間,需要磨難,需要代價。因為相信人類文明向著更好方向而去的人們,對穆斯林信教者仍保持著寬容和期待。全球當下的穆斯林恐慌,本身就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難題。
國家競爭力
英國仍是全球創新的最重要源泉國之一,尤其是在基礎科學上,英國仍然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2018年英國在“自然指數”中全球排名第四,即在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及物理科學4大核心學科領域的高質量論文產出水平上居全球第四位。另據OECD數據,2017年每千人雇員中英國有9.04人從事研究工作,高于OECD成員國的平均數8.29人,也高于美國的8.93人。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發布了《全球競爭力報告2018》中,英國的全球競爭力排名第八,尤其在運行良好的市場、頂級創新生態系統和商業活力等三個維度中表現突出。
全球化的前路
脫歐是全球化的另一種探索。只要全球化的進程不會長時間中斷,那么留歐還是脫歐,對于英國都不是那么重要。從某個角度講,留歐的風險要大一些。在歐洲大陸,民族國家林立的地方創建超主權的政治經濟聯盟固然是一場偉大的實踐,但仍很可能是一場激進的實踐,與英國的精神內核相沖突。英國傳統中,分散與自由更值得信任,松散的聯盟更易保持活力,而緊密的民族聯盟則有脆弱性,比如歐元的維系正在變得越來越困難。
脫開政治,英國或許能更自由坦蕩地融入全球化歷程。現在,美國正在試圖建立零關稅、零補貼和零壁壘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結語
脫歐的迷局之下,很多人由此認為英國的前途黯淡難明。但事實上,脫歐與否,都是一個短期因素。英國自光榮革命起,就是全球化的領導者,其優勢在于制度的進化和演進。
作為全球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的策源地,英國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著源源不絕的思想燃料。只要人類還在自由思考,那么所有的發展問題都不會是不可克服的難題。所以,長期看,英國這個善于思考和實踐的國家,依然將是未來全球中最重要的支柱國家之一。
這或許是巴菲特、李嘉誠等大投資家看好英國的原因吧。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